距离保护可靠系数及Ⅰ段最小保护范围的研究
【摘要】:随着继电保护和电网建设的发展,依据传统的距离保护整定方式对距离保护Ⅰ段可靠系数进行已经不能满足电网的要求。系统结构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对保护性能要求的提高都对可靠系数的整定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距离保护Ⅰ段可靠系数的影响因素进行误差分析,得出了距离保护Ⅰ段的可靠系数的整定理论依据。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分析了线路的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在大、中、小不同的系统阻抗下,对应于不同的线路长度,保护范围的变化情况和最小保护范围。最后对自适应技术在距离保护Ⅰ段的整定中的应用作了展望。
|
|
|
|
1 |
;电力知识普及(电力名词解释)[J];江西电力;2008年03期 |
2 |
郑州;吕艳萍;;一种消除过渡电阻对距离保护影响的新算法[J];电力与电工;2009年03期 |
3 |
刘沛,陈德树;新型阻抗继电器的运行特性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993年02期 |
4 |
郑红军,刘燕燕,郑绳楦;人工神经网络距离继电器[J];电工技术杂志;2002年05期 |
5 |
高强;叶莺;张志峰;惠东;肖立业;;桥式超导限流器与电力系统距离保护配合问题研究及算法改进[J];继电器;2006年14期 |
6 |
张伟;刘高会;孟国生;;SEL-311C距离保护PT失压误动问题的探讨[J];电网技术;2007年S1期 |
7 |
鲁昌龙;;风电场联络线距离保护的自适应控制整定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6期 |
8 |
陈志鹏;边述;;基于供电线路的距离保护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0年15期 |
9 |
李风光;陈少华;马宏亮;;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继电保护[J];机电工程技术;2010年10期 |
10 |
马宏亮;杨进;;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距离保护影响的分析[J];机电工程技术;2010年10期 |
11 |
方可行;;接插件引起的阻抗元件误动及对策[J];华东电力;1982年01期 |
12 |
黄玉鸣;;距离保护微机整定计算程序[J];黑龙江电力;1986年05期 |
13 |
文安,叶一麟;一种能承受高接地电阻的微机接地距离保护新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8年06期 |
14 |
李鹏博,马杰;RAZFE距离保护在背后故障切除时误动原因的分析[J];山东电力技术;1995年03期 |
15 |
李松涛,田维,陈录;微机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校验方法分析[J];黑龙江电力;1999年05期 |
16 |
刘一江;距离保护的快速算法、误差补偿和网络实现[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7 |
黄彦全,肖建,李晋,唐磊;最小二乘法在距离保护中的应用初探[J];继电器;2004年07期 |
18 |
黄瀛,何奔腾,王文雄,马文龙;基于噪声估计的自适应快速距离保护[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年14期 |
19 |
刘青,魏清,王增平;统一潮流控制器对距离保护影响的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
20 |
杜肖功,于涛,段玉倩,刘世明,刘凯;超高压输电线路对侧开关单相偷跳的处理策略[J];继电器;2005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