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市场环境下供电公司的电价风险控制优化模型

王绵斌  
【摘要】: 电价是电力市场的经济杠杆,电价改革是电力市场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电价将划分为上网电价(购电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其波动会给供电公司带来一定风险;输配电价由政府管制,如果不能合理反映成本也会给供电公司带来一定风险。电力市场环境下,供电公司作为独立的市场参与者将从自身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控制电价风险,作出不同的购售电决策。本文针对供电公司面临的电价风险的研究工作及创新内容概括如下: 首先,介绍了风险管理理论,根据风险管理程序,阐述了风险识别的方法、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控制方法,并讨论它们在供电公司电价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第二,介绍了分形理论,并给出其特征函数的表达式;以美国加州电力市场和PJM电力市场的上网电价数据为基础,运用stable程序对其分形特征函数的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上网电价服从分形分布;根据风险价值的定义和性质,推导出分形分布下VaR风险度量、CVaR风险度量和分形刻度参数风险度量的计算公式;在传统投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基于分形VaR风险度量的供电公司购电组合模型、基于分形CVaR风险度量的供电公司动态购电组合模型和基于分形分布理论的可容许均值-刻度参数购电组合模型,并讨论了供电公司在多个市场中购电之前需确定最优的购电量问题,通过求解可得出供电公司的最优购电策略,可为供电公司购电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三,对输配电价给供电公司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了电网投资中影响供电企业效益的风险变量,提出了一种市场环境下的电网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价方法,利用“增量法”建立风险评价模型,从而达到对输配电价波动下电网投资风险评估的目的。从电网结构的角度,把输配电费用转化成发电侧输配电价和用户侧输配电价两部分;针对发电侧部分,采用两部制邮票法构建其输配电价模型;针对用户侧,采用分电压等级两部制邮票法构建其输配电价传递模型,它能较好反映输配电价成本和用户需求情况,有利于输配电网资金的回收和电网再建设,从而达到对输配电价风险控制的目的。 第四,采用VaR历史模拟方法对谷段和峰段的用电量进行预测;并采用区间数学方法,构建供电公司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风险评估模型;提出发电侧与供电侧分时电价的联动模型,通过两级分解进行优化,合理的分配发、供电侧实施峰谷分时电价的利益和风险;采用CVaR法对供电公司实行可中断电价的风险进行度量;根据经济学中供需理论,将可中断电价与峰谷分时电价相结合,在分析供电公司成本和效益基础上,建立联合优化模型,采用分解算法进行求解,解决当前可中断电价缺少激励机制的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英;;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J];国家电网;2006年05期
2 倪志良;普杰;;我国公共定价管制研究——以输配电价管制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4期
3 雷鸣;;我国输配电委托代理关系中电价管理激励机制分析[J];价格月刊;2008年10期
4 李虹;中国电价改革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5 张银芽;范斌;;电网发展呼唤电价传导机制[J];国家电网;2006年06期
6 黄兴;翟绘景;路晓明;;大用户直购电所面临的三个核心问题探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3期
7 曾鸣;王鹤;张婷;韩英豪;;输配电价格监管模型的改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6期
8 陈皓勇;张森林;张尧;;电力市场中大用户直购电相关问题研究[J];华东电力;2008年10期
9 李慧娟;张战强;张佩;何青枝;;论输配电价政策趋势及对电力企业经营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2008年10期
10 李红军;段燕群;王卫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输配电价的影响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10期
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各省级电网2006年销售电价和输配电价标准的通知[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7年07期
12 ;遥遥无期的输配分离[J];商务周刊;2010年05期
13 陈清瑞;;完善输配电价形成机制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3期
14 张森林;张尧;陈皓勇;;大用户直购电交易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04期
15 武春霞;吴疆;;输配电发展:缺乏合理市场格局与企业经营模式[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7期
16 韩勇;田闻旭;谭忠富;;基于长期边际成本的不同电压等级输配电价定价模型及其应用[J];电网技术;2011年07期
17 赵晓丽;方春阳;;厂网分开与电价管制[J];电力技术经济;2003年02期
18 夏会军;徐辉;梁锐;;浅议大用户直购电试点存在的问题[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4期
19 张忠东;;成本加收益管制模式下电网企业输配电业务准许收益率的确定[J];电力技术经济;2006年02期
20 叶倩;廖宏;;电价知识(6) 输配电价理论[J];大众用电;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忠会;徐昌凤;丁建东;舒娇;钱明;;输配电价测算方法的研究[A];2011第十六届全国自动化技术与应用学术年会专辑[C];2011年
2 魏秀梅;谢传胜;曾鸣;王鹤;;大用户直购电输配电价计算研究[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郭兴磊;张宗益;;市场主体参与直购电交易机制分析[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姜春海;;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基于火电行业和特定企业双层视角的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勇;基于管制方式下输配电价形成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王绵斌;市场环境下供电公司的电价风险控制优化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唐敏;电力行业竞争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范斌;电价规制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5 张各兴;中国电力工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马军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电力工业激励性监管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7 朱明龙;我国电价变动效应与电价形成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龚秀松;市场环境下销售电价的理论建模及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李新武;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省间差异的区域电力市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付强;制度、增长机制与电力产业竞争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皓;我国输配电成本监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梦娜;输配电费用分摊模型和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3 龙波;逆向激励机制下S公司输配电成本管理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陈锎;我国输配电价格规制及配套措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5 蔡建刚;基于价格上限的我国输配电价格规制模型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徐生存;中国电力行业输配电价格规制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胡凤雅;中国电力产业输配电环节规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曾峰;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中协商交易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张永娜;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输配电价管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谢华;北京地区配电价格探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华鹏;输配电价改革破冰 独立核算试点有望启动[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刘丽靓;输配电价试点有望推出 二次电改进入深水区[N];证券日报;2011年
3 见习记者 辛清影;输配电价机制需逐步建立[N];中国电力报;2011年
4 ;电网利薄,企盼输配电价拉一把[N];中国电力报;2004年
5 晏俊;输配电价:电力改革新路标[N];中国电力报;2003年
6 程洪瑾;输配电价:电力改革的新路标[N];华中电力报;2003年
7 刘志明 丁伟斌;华东研讨输配电价改革[N];中国电力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吴宜萍;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试点首选华东广东[N];华东电力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胡英楠;第三阶段输配分开艰难起步[N];中国商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陆文辉;输配环节独立定价成为重点[N];中国电力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