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赋煤区煤田构造与构造控煤作用研究
【摘要】:本文以华北赋煤区为研究对象,从构造控煤作用及其成因角度,深入分析区域构造对煤田构造的控制作用,从含煤盆地水平、垂向上的构造不均一和外部动力作用两个角度阐述含煤盆地变形的原因和规律性,介绍了含煤地层的几种典型变形方式和组合模式。以构造控制为主要因素,并考虑煤层的聚集规律,划分华北赋煤区的赋煤构造单元。此外,以沁水盆地北部为例,介绍地学综合断面图方法在资料丰富地区的煤田构造研究过程,编制了煤田构造综合解释断面图,以此并结合沉降史、构造应力场和聚煤区古构造分析,对沁水盆地北部的构造分区性和演化历史进行叙述。
|
|
|
|
1 |
许云秋;微组构分析与煤田构造[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
2 |
李建;曹代勇;林玉成;陶志刚;张森;王坚;姚征;;云南省控煤构造样式的构造解析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10期 |
3 |
王秘新,赵喜廷;庙梁煤田构造特点[J];河北煤炭;1999年04期 |
4 |
朱文伟;张品刚;张继坤;林燕华;孙贵;;安徽省两淮煤田控煤构造样式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年08期 |
5 |
曹代勇;占文峰;张军;杨森丛;张路锁;刘太福;常明华;;邯峰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J];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05期 |
6 |
曹代勇,张杰林,关英斌,钱光谟,吴国强,赵志明,韩远方,黄广林,田志强;潞安矿区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J];煤炭学报;1995年02期 |
7 |
曹代勇,刘钦甫,彭苏萍,穆宣社,施先忠,傅正辉;超化井田煤厚变化的构造控制因素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
8 |
徐志斌;有限单元法及其在煤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1991年03期 |
9 |
康继武;李文勇;;平顶山矿区东部己组煤镜质组反射率异向性及构造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10 |
曹代勇;;试论煤田构造应力场研究的形变标志物[J];煤炭学报;1991年01期 |
11 |
姜波,王桂梁;走滑断裂在煤田构造中的作用及意义[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
12 |
关英斌,李海梅,金瞰昆;晋东南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3 |
林亮;曹代勇;彭正奇;黎光明;伍意德;谭节庆;刘登;;湘东北地区煤田构造格局与控煤构造样式[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10期 |
14 |
周建勋;煤田构造中石英C轴组构的成因和意义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1年03期 |
15 |
李青元;郑佳荣;韩建;;对面向构造地质的GIS软件平台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10期 |
16 |
孙军飞;孙红波;张发德;曹代勇;;青海木里煤田构造分带性特点及赋煤规律[J];中国煤炭地质;2009年08期 |
17 |
刘恩奇;曹代勇;吴见;陈利敏;吴克平;王峰;;吉林浑江煤田构造分区分带特征及赋煤规律[J];中国煤炭地质;2010年01期 |
18 |
曹代勇;李小明;占文锋;王强;魏迎春;林中月;;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模式及其构造控制[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10期 |
19 |
曹代勇,王四龙,凌舒群,杨林,宁书年;重磁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在煤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90年02期 |
20 |
曹代勇;王佟;琚宜文;孙军飞;孙红波;刘恩奇;;中国煤田构造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