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网耦合模拟的矿井通风系统抗灾能力分析
【摘要】:
分析矿井正常生产和灾变时期通风系统动态变化的过程是了解和提高矿井通风系统抗灾能力的重要技术支撑,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分析了循环风和串联风等不合理通风系统降低矿井通风系统抗灾能力的作用规律,研究了矿井火灾动态模拟技术对分析和提高通风系统抗灾能力的作用机理。为了提高网络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对矿井火灾风流网络模拟软件进行修正和完善;基于实际火灾中火源邻近区域出现分层现象,论文进行了一、二维耦合模拟技术可行性分析,验证了区域模拟技术的在矿井巷道火灾模拟中的适用性,证明了多单元区域模拟方法可以将区域模型很好的应用到矿井火灾中。建立区网耦合模拟的数学模型,开发了相应的实现程序;提出了区网完全耦合模拟理论,并对完全耦合模拟程序的实现进行了探讨和设计。通过实际矿井火灾的数据和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证明了区网耦合模拟技术的优越性,可以为矿井火灾制定可行的救灾决策及进行矿井通风系统抗灾能力分析服务。
|
|
|
|
1 |
张永平;吴兵;李先章;;刘家梁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J];煤炭工程;2010年05期 |
2 |
李聪江;郑书兵;张志峰;;矿井通风计算机模拟系统的应用[J];煤矿开采;2006年04期 |
3 |
姜周民;;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7期 |
4 |
谢之康,鲍庆国,朱凤山;柴里煤矿233采区火灾救灾计算机控制系统主机软件系统[J];煤炭学报;1997年06期 |
5 |
王月军;王省身;;某矿重大火灾事故分析与建议[J];煤矿安全;1997年09期 |
6 |
谭允祯;范明训;;矿井通凤系统的评判指标及权值[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
7 |
戚宜欣,王省身;矿井火灾时期风流控制方法的计算机实现[J];煤矿安全;1993年11期 |
8 |
王洪德;基于网络流理论的火灾时期风流控制系统研究[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9 |
谭家磊;李崇山;张习军;肖国清;;矿井通风系统BP网络评价法的可行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S1期 |
10 |
徐殿森;;矿井通风事故隐患管理[J];煤炭技术;2008年06期 |
11 |
胡亚非;矿井通风系统的本安型设计与通风动态管理[J];煤矿设计;1996年07期 |
12 |
蒋军成,王省身;矿井火灾巷道烟气流动场模型[J];矿冶工程;1997年02期 |
13 |
钟茂华,陈宝智;基于遗传算法的矿井火灾时期风流优化控制[J];煤炭学报;1998年02期 |
14 |
郭喜伏,徐超;浅议通风理论与防灭火[J];煤炭技术;2001年02期 |
15 |
富奎聚;矿井火灾的监测与防治之我见[J];煤矿安全;1993年04期 |
16 |
谢贤平,赵梓成;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J];新疆有色金属;1995年04期 |
17 |
张彬;王海燕;;基于专家置信度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权重确定[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8期 |
18 |
宋兆祥;模糊聚类分析在矿井火灾早期预报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0年03期 |
19 |
蒋军成,王德明,王省身;矿井火灾救灾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20 |
邢书仁,吴兵,周心权,张莉聪;区域模拟与巷道火灾一维烟流流动模拟耦合方法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