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解析分析与现场试验研究

李希平  
【摘要】:本文针对刚性桩复合地基上的基础,根据Boussinesq和Mindlin弹性理论解的基础上,考虑桩、土、基础的相互影响,给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半解析分析方法,同时结合东莞世纪广场、东莞世纪城·国际公馆、广州市花都区龙珠住宅小区、广州市花都区凤凰北住宅小区等四个项目的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结果,分别研究在不同地质条件、垫层、不同桩体情况下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现场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广东地区,采用C20素混凝土桩体材料和20cm厚的砂石垫层,桩间土的承载力能较好发挥。最后以东莞商业中心E幢塔楼工程优化设计为例,对地基反力、底板沉降、桩顶受力以及底板钢筋受力进行了长达一年半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地基反力、基础沉降和桩顶受力与实测结果吻合得较好,说明本文方法能方便地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明华;张玲;杨明辉;;基于剪切位移法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2 屠毓敏;俞亚南;;刚性桩复合地基水平承载力特性[J];岩土力学;2007年11期
3 侯化坤;变厚度褥垫层在复合地基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8期
4 闫明礼;初蕾;佟建兴;王明山;;刚性桩复合地基应用的几个误区[J];岩土工程界;2007年02期
5 池跃君,宋二祥,金淮,高文新;刚性桩复合地基应力场分布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3年03期
6 刘蕊,杨德健,罗浩,国晔;刚性桩复合地基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林炳泉;饶锦前;;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J];四川建筑;2010年04期
8 郑冠雨;鲍鹏;;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付日荣,孔军,逄鲁峰,徐金涛;层次分析法优选5万m~3钢储油罐基础方案[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3期
10 林旭武,严平,张洁;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J];建筑结构;2005年10期
11 周曙春;庞海霞;;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滨海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年31期
12 张鹞;邓安福;;刚性桩复合地基上筏板基础沉降计算[J];岩土工程技术;2007年05期
13 杨光华;苏卜坤;乔有梁;;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11期
14 武思宇,宋二祥,刘华北,邵晓晖;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振动台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15 郝强;王慧萍;;褥垫层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特性影响的数值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6 刘光磊;武思宇;宋二祥;;群桩刚性桩复合地基地震反应三维有限元分析[J];建筑结构;2006年07期
17 倪光乐;苏克之;张志允;郭建辉;谢永锋;;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及其在广东地区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18 仇亮;朱宁;;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J];岩土力学;2007年09期
19 刘滔;刘明振;;关于“基于减小筏板差异沉降的刚性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的讨论[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10期
20 肖建华;黄景云;;白兰花园长短桩复合地基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尊平;朱金泰;;碎石类土层中大直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吴永红;;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及其在天津软土地区的应用[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杨德健;王铁成;;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机理与影响因素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4 孙林娜;龚晓南;齐静静;;刚性承台下刚性桩复合地基附加应力研究[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俞建霖;朱普遍;刘红岩;龚晓南;;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影响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齐永正;;地基一基础一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杨光华;杜秀忠;张君禄;;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上梁和板的简化计算方法[A];岩土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郭宏磊;蒋永生;黄丽;丁大钧;;桩—厚筏基础共同作用的分析及其应用[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9 王建华;陈锦剑;裴捷;;考虑固结流变的框架-筏板-土的共同作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张亚东;张全益;;国典华园工程基础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希平;刚性桩复合地基与基础共同作用解析分析与现场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帅;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失稳破坏机理及其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张明远;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计算与预测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冬林;桩顶与基础不同构造形式桩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余闯;路堤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理论与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6 朱红波;L形高层建筑下大底盘框架厚筏基础反力及变形特征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石金龙;大底盘框架—核心筒结构筏板荷载传递特征及基础内力试验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年
8 解家毕;带桩多高层建筑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及其在纠偏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9 荣传新;深厚冲积层冻结壁与井壁的力学特性及其共同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何春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肾小管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超;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研究及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朱叶;变刚度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苏彩丽;刚性桩复合地基抗震性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4 张杨;刚性桩复合地基作用机理及沉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何腊平;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与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刘德辉;刚性桩复合地基模型拟动力试验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董友扣;刚性桩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特性的细观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刘向;刚性桩复合地基工程特性分析与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英峻豪;刚性桩复合地基—筏板基础—上部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闵长青;楔形刚性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五矿实达 刘素军;内外因共同作用 豆油重拾强势[N];证券时报;2007年
2 ;扩大内需:让市场机制与共益机制共同作用[N];新华日报;2006年
3 赵国堂;一道亮丽的科技彩虹[N];人民铁道;2011年
4 刘玲玲刘扬 钟笛;今年外贸顺差为何明显减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记者 魏盼生实习生 陈新凯;今明两天将有大暴雨[N];汕头日报;2007年
6 新纪元期货 车勇;次级债风波退场豆市艳阳高照[N];证券时报;2007年
7 记者  刘小敏;G股最近有点“疯”[N];上海金融报;2006年
8 田常润;身处多事之秋 铜价何去何从[N];期货日报;2007年
9 邵开江;多吃蔬菜为何还便秘[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丁继武;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在共同作用下相互影响[N];中国气象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