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介质地震波传播及衰减特征评价研究
【摘要】:
用Biot介质理论研究孔隙介质的弹性波是受到广泛注意的课题,然而在煤田地震勘探领域应用的例子很少。本文基于Biot介质的理论,研究了各向同性耗散孔隙介质参数对各类波的相速度、吸收衰减等参数的影响及频率依赖,指出渗透率对衰减的影响与流体粘滞性相反,渗透率减小将有和粘性增加一样的效果,反之亦然。在上述结论的指导下,分别利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和物理模拟正演获取地震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对比孔隙介质与单相介质的频谱,孔隙介质的频谱有“往低频移动”趋势,表现为“主频低值,低频高值,高频低值”的频谱特征,利用“主频和分频属性”评价该特征,并利用正演模拟数据进行了验证。指出时频分析过程中,采样率、时频窗影响频谱分析精度和效率存在。在淮南顾桂矿区、河南永城车集矿区利用纵波衰减特征预测了灰岩富水区,在淮南顾桥矿区利用横波衰减特征预测了煤层瓦斯富集区。
|
|
|
|
1 |
崔志文;刘金霞;王春霞;王克协;;基于Biot-喷射流统一模型Maxwell流体饱和孔隙介质中的弹性波[J];物理学报;2010年12期 |
2 |
Q. Jiang
,J. F. Stanislav
,L. Mattar
,生如岩,刘成根;某些简化假设对不稳定数据解释的影响[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1期 |
3 |
李炳乾,尹京苑,钱家栋,段锋;含水层渗透性能变化对水位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震;2000年03期 |
4 |
李斌,李子顺,朱国同,付志方;热传导测井方法检测油气(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05年02期 |
5 |
卢应发;吴延春;杨丽平;崔玉军;;非饱和土热力学参数确定的探讨[J];岩土力学;2008年07期 |
6 |
崔志文;高文阳;张言;王克协;;饱和孔隙介质中非均匀震电平面波[J];岩土力学;2011年09期 |
7 |
冯增朝;赵阳升;吕兆兴;;二维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规律研究[J];物理学报;2007年05期 |
8 |
崔明;裂缝-孔隙介质中地下水污染问题的混合元方法[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1998年03期 |
9 |
徐文,卢涛,陈凤喜;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气藏“似孔隙介质”参数场判识与建立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2期 |
10 |
徐小明;陆建飞;;饱和孔隙介质中的格林函数及边界积分方程[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1 |
张我华;薛新华;;孔隙介质的渗透特性初探[J];岩土力学;2009年05期 |
12 |
田迎春;马坚伟;杨慧珠;;含两种不相混流体的饱和孔隙介质的波场模拟(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0年01期 |
13 |
胡恒山,王克协;孔隙介质声学理论中的动态渗透率[J];地球物理学报;2001年01期 |
14 |
崔志文,刘金霞,王克协;BISQ模型中岩石喷射流对井孔声导波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6期 |
15 |
吕兆兴;冯增朝;赵阳升;;孔隙介质中渗流团分形维数的模拟计算方法[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
16 |
周宏伟;张亚衡;李爱民;裘大勇;;孔隙介质中流体渗流边界演化过程的实验研究[J];科学通报;2008年03期 |
17 |
门福录;波在饱含流体的孔隙介质中的传播问题[J];地球物理学报;1981年01期 |
18 |
周成当,朱世和;双相孔隙介质中动电效应定量研究[J];测井技术;1999年06期 |
19 |
周波,王为民,郭和坤,黄延章,罗晓容;孔隙介质润湿性的核磁共振刻度特征的测量[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20 |
关威;胡恒山;储昭坦;;声诱导电磁场的赫兹矢量表示与多极声电测井模拟[J];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