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煤矿区城市大气PM_(10)的物理化学特征和毒性研究

宋晓焱  
【摘要】: 本文运用环境地质学、毒理学、地球化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河南省煤矿区城市PM10样品进行了物理化学特征及毒性研究。FESEM和TEM识别出煤矿区城市PM10的类型有球形颗粒、烟尘集合体、矿物颗粒、超细未知颗粒以及其它颗粒等,其中球形颗粒和矿物颗粒占优势;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单颗粒在数量上多集中在0.1~0.5μm范围内;根据单个颗粒能谱分析结果,将PM10中矿物颗粒分为“富Si”、“富Ca”、“富S”、“富Fe"、“富Al"、“富Ti”、“富Mg”、“富K”、“富Cl”等9种不同的类型,煤矿区城市以“富Si”、“富Ca”颗粒占的数量百分比最多,且夏季矿物颗粒的硫化现象大于冬季;ICP-MS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区城市PM10中Cu、Ni、Sn等重金属元素浓度明显高于非煤矿区城市,富集因子和因子分析表明,Cu、Ni、Sn、Zn、As、Mo、Cd、Sb、Tl、Pb、Bi主要来源于燃煤、工业机动车尾气等人为污染源的排放;质粒DNA评价法表明,煤矿区城市单位质量颗粒物的毒性大于非煤矿区城市,在分析的三个煤矿区城市中,冬季PM10毒性大于夏季,且平顶山夏季PM10的毒性最强。煤矿区大气PM10的毒性与燃煤产生的Tl、As、Pb、Bi等元素有较强的相关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芳;刘红梅;王德宪;;浮法玻璃表面的理化特征[J];玻璃;2009年02期
2 顾雪祥;李保华;付绍洪;徐仕海;董树义;;右江盆地含油气流体的物理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7年03期
3 欧阳球林;;赣江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及水质污染状况[J];水资源保护;1988年Z1期
4 赵天心,宫元吉;物化探方法在东坪金矿的应用效果[J];地质找矿论丛;1997年01期
5 杨兰和;煤炭地下气化“三带”特征及影响变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6 郭欣,郑楚光,孙涛;电厂煤飞灰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7 翁君山;段宁;张颖;;嘉兴双桥农场大气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8 强山峰,田涛,鲁增峰;河南灵宝市朱阳地区花岗岩石材品种物理化学参数及地质特征[J];西北地质;2001年02期
9 刘永生;杨冰;李瑞敏;王轶;曹峰;徐慧珍;李爱国;;北京粉尘沉降物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物源初探[J];地质通报;2010年08期
10 洪丽娅;;冰清玉洁的水晶宝石[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9年02期
11 姚红;玛依拉;焦明富;向阳;;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矿床地质特征[J];新疆有色金属;2007年02期
12 沈青;蒸煮液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在制浆过程中的行为 Ⅰ.离子浓度对蒸煮液的表面张力的影响[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13 ;文摘与简讯[J];铀矿冶;2004年03期
14 沈青;蒸煮液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在制浆过程中的行为 Ⅱ.木素对蒸煮液的表面张力的影响[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3年02期
15 吕森林;陈小慧;吴明红;焦正;文铁桥;毕新慧;盛国英;傅家谟;;上海市PM_(2.5)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03期
16 刘醒华;云南山地红壤的物理化学特征差异与利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17 孟范平;傅柳松;;灰尘理化性质及其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J];环境科学进展;1996年04期
18 郭涛,吕古贤;阜山金矿区构造变形岩相填图与成矿流体构造物理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1999年03期
19 王永红;王艳妮;;城市空气质量模式研究进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20 郑玉珍;杨天荣;于作龙;赵景林;蔡鹤权;赵清越;;含铈多元氧化物的活性结构及在丙烯氨氧化中的作用[J];应用化学;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东贞;颜鹏;徐祥德;;沙尘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及其输送路径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王明星;;前言[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大气气溶胶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分会论文集[C];2003年
3 吴兑;吴晟;李海燕;陈欢欢;邓涛;;穗港晴沙两重天-2010年3月17-23日珠三角灰霾过程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8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的联系[C];2011年
4 赵素平;余晔;陈晋北;刘娜;何建军;;兰州市夏秋季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7第三届研究生年会[C];2011年
5 蒋大和;;关于灰霾的研究和控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6 吴兑;;灰霾天气的形成与演化[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7 王霄娥;李翠萍;李忠唐;;晋中市12种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变化初探[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晓焱;煤矿区城市大气PM_(10)的物理化学特征和毒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刘彦飞;哈尔滨市可吸入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潘锁柱;缸内直喷汽油机排气微粒物理化学特征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乔玉霜;中原城市群大气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及毒理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杜建飞;上海酸雨物理化学特征及氮湿沉降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黄茶熙;艾灸诊室可吸入颗粒的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韬;铁质给水管道内壁腐蚀对管网水质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陈慧忠;基于高时间分辨率MARGA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气溶胶的特征[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3 易飞;云南宣威肺癌高发区大气粗/细/超细颗粒物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4 苗海通;现代岩溶槽谷地质构造与水化学特征及岩溶水源地的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吕俊佳;土壤胶体及菲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运移作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6 刘锋;大连湾船运液体化学品溢漏扩散形式与损害评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7 马飞;Shell煤气化飞灰粘附特性影响因素及模拟过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8 高瑞海;保定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_(10))的理化特征及源解析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9 温欢;抗冻蛋白序列的模体分析与预测[D];内蒙古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屈遐;中日韩专家再商治沙对策[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告(18)[N];国际商报;2003年
3 穆道俊 魏爱华;东海水晶甲天下[N];中国矿业报;2003年
4 施英;中西方宝玉石的概念的差异[N];中国矿业报;2004年
5 商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告[N];国际商报;2004年
6 延长油田青化砭采油厂开发科 何跃东;微生物采油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N];陕西科技报;2008年
7 居其明;浦东超级监测站紧盯复合污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记者 董永春 通讯员 王桂娟 邓华;珠三角城市群致灾雷电研究通过验收[N];中国气象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