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矿区大规模开采的地表移动及环境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
在神东典型煤矿区开采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矿区大规模开采对上覆岩层的破坏及地表移动特点、地表沉陷的规律以及对破坏土地的微生物综合修复技术,实现了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技术理念,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大柳塔矿区采煤工作面大量的外业观测和内业整理分析,掌握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取得了相应的定量参数。结合岩移参数,采用概率积分法以及负指数分布方程方法,进行地表沉陷预计,获得各种特定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典型破坏环境,如煤矸石山废弃地和采煤塌陷地进行了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接种微生物促进植被生长良好,产量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获得了较好的生态效应。首次在神东矿区进行菌根菌剂的本地化扩繁技术研究,获得较好的菌剂质量,为矿区推广应用提供了优质菌剂来源,降低了微生物复垦的成本,有利于维持复垦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利用。
|
|
|
|
1 |
翟德元,张子飞,罗文;神东矿区高产高效矿井的技术创新战略与发展模式[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2 |
王存社,崔高恩;神东矿区洗煤厂中煤、矸石回收利用设想及经济性分析[J];煤质技术;2004年06期 |
3 |
田瑞云;;浅析神东矿区的“一通三防”工作[J];陕西煤炭;2009年03期 |
4 |
王春林,唐贵,李有生,刘义本,孟运法,杨崇阳;初探厚层坚硬岩层对地表移动所起作用[J];中州煤炭;1994年05期 |
5 |
寇新建,何瑶民,曾卓乔,宋计棉,陈正阳;摄影测量与金属矿地表移动监测[J];矿冶工程;1995年03期 |
6 |
郑贵,赵升山;非规则设站法观测地表移动[J];河北煤炭;1998年04期 |
7 |
栾元重,王宜振,孙玉宗;宽条带与离层注浆开采地表移动计算[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0年01期 |
8 |
王海佳,田卫东;王家山煤矿水洞沟开采后地表移动沉陷特征[J];甘肃科技;2002年10期 |
9 |
张家生,刘宝琛;随机介质理论基本参数的反分析确定[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10 |
徐水太,饶运章,潘建平;地下开采引起地表移动和不均匀沉降的机理分析[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4年02期 |
11 |
闻全,栾元重,陈绍军;地表移动的多层递阶周期预测[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4年05期 |
12 |
傅佩河;祝仰民;项顺怀;周长根;;村庄下深部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分析[J];煤炭工程;2006年07期 |
13 |
姜敬;;重型综采工作面在神东矿区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8年01期 |
14 |
刘映刚;马凯;;首台国产连续采煤机在神东矿区的应用[J];煤矿机械;2009年10期 |
15 |
王恒泽;;章村矿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研究[J];矿山测量;2010年01期 |
16 |
吴一川;断层条件下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的影响系数法[J];煤炭工程;1988年07期 |
17 |
沈惠群;;用模糊数学研究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
18 |
赵国忠;;地形对长壁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影响[J];矿山测量;1990年02期 |
19 |
戴华阳;地表移动预计的新设想──采空区矢量法[J];矿山测量;1995年04期 |
20 |
寇新建,王建华;地表移动函数的相关性及其计算[J];矿冶工程;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