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页岩发育模式及页岩气形成条件
【摘要】:川东北地区陆相页岩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其中下侏罗统自流井组是最主要的页岩气勘探层位,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条件。然而,目前陆相页岩的发育模式有待建立,页岩气的形成条件研究不够深入。本论文综合岩心、野外露头、测井、地震及有机地球化学实验测试等资料,运用地质学理论,查明了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层序地层和沉积展布特征,明确了地化、储层等页岩气的形成条件,建立了陆相页岩的发育模式,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识别各类层序界面,将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SQ1和SQ2,均由一个湖侵体系域和一个湖退体系域组成。SQ1和SQ2的湖侵体系域顶部发育最大湖泛面,是陆相页岩的最有利的发育部位。(2)川东北地区自流井组的页岩主要发育于湖泊沉积体系。自北向南沉积水体变深,发生滨湖—浅湖—半深湖的过渡。大安寨段比东岳庙段湖侵范围广,浅湖介壳滩更发育。(3)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具有良好的陆相页岩气形成条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_1为主,有机质热成熟度适中,处于生气高峰期,有良好的生气条件。页岩累计厚度大。矿物成分以石英和粘土矿物为主,粘土矿物以伊蒙混层为主。页岩物性总体较好,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4)根据陆相页岩层序特征,沉积相特征,有机质丰度等,建立了陆相页岩发育模式。以有机质含量为划分参数,将陆相页岩划分为富有机质陆相页岩、含有机质陆相页岩、贫有机质陆相页岩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