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层序地层与岩性油气藏勘探
【摘要】:论文在对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勘探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岩性油气藏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滴南凸起所处良好的构造位置和区内丰富的三维地震、地质与测井资料,在提高地震分辨率处理基础上,建立了滴南凸起梧桐沟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结合多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手段,落实了二叠系梧桐沟组梧一段的沉积相带展布及砂体预测,明确沉积层序对气藏的控制作用,总结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与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预测了有利含气区带,在对有利含气砂体进行追踪与成藏综合分析基础上,优选了有利钻探目标。论文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建立了滴南凸起二叠系梧桐沟组层序地层格架,进一步对层序体系域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研究了沉积体系内的沉积相分布配置关系,揭示了探区主要气藏分布规律。研究区SQ_P3wt1高位体系域为主要产气层段,有利油气聚集区主要位于构造隆起区所发育的辫状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及河口砂坝上。
(2)根据已知油气点成藏要素分析认为,研究区存在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两种类型。不整合界面和断层是油气运移的主控因素,是油气藏形成的先决条件,沉积相变引起的砂体变化是控制岩性油气藏的第二因素,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指向有两类:断面附近优势运移通道指向区和斜坡区鼻梁优势运移通道指向区。
(3)在采取叠后混合相位反褶积的方法来拓展有效波的频带,使处理成果剖面分辨率明显提高,主频提高7Hz左右,频带宽度提高10-15Hz。不仅波组关系得到很好保持,而且小薄层振幅响应清晰呈现出来,充分挖掘了现有地震资料的潜力,满足了薄互层岩性油藏预测的需求。
(4)利用地震数据体扫描技术、三维可视化雕刻技术、反演数据体的砂体追踪技术、相模式约束下的有利砂体外推解释技术等手段对二叠系梧桐沟组目的层进行储层分析和预测工作。根据已知气层外推解释及预测二叠系梧桐沟组有利砂体5个,面积47.6km~2。其中梧一段已知砂体3块,面积30.0km~2,预测2块,面积17.6km~2;结合控藏要素、油气检测及油气分布规律研究,部署建议井位5口。
(5)滴南凸起岩性油气藏勘探首先应具有较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以三级层序体系域内的含油气砂组标定位为基础,充分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手段进行高精度的砂组沉积微相分析与预测,同时充分利用体雕刻技术、地层切片技术、地震属性技术、地震反演技术、油气检测技术等对有利含气砂体进行精细刻画和预测,结合油气成藏综合分析,优选有利岩性体,提出钻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