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方法在西藏白垩纪有孔虫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古地理学主要根据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化石生物群面貌,研究化石生物群在空间和时间框架内的分布规律,对于古地理和古气候重建、判断古板块位置,分析生物群分布的控制因素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有孔虫是地质历史时期一种重要的微体生物,对于划分地层和古地理重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西藏是白垩纪海相地层的重要分布地区,有孔虫得到了深入研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三个生物分区,分别为藏北拉萨及羌塘地块的圆笠虫生物区,藏南岗巴、定日为代表的浅海混生生物区以及江孜为代表的浮游生物区。本文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学分析方法,打破以往以属为单位进行聚类分析的模式,尝试以种为单位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得到更为精确的有孔虫生物分区。由于第一次尝试种级单元的聚类分析,本文选用了三种相似性系数Jaccard系数、Dice系数以及大冢系数,运用非统计专业人员使用最为广泛的SPSS软件进行聚类,划分有孔虫生物分区。
通过聚类分析,早白垩世,三种相似性系数得出的有孔虫生物分区基本一致,分别为藏北拉萨地块和羌塘地块的圆笠虫生物区以及藏南岗巴、定日的混生生物区。晚白垩世,三种相似性系数均得出了三个有孔虫生物区,分别为藏北拉萨地块的残留圆笠虫生物区,藏南岗巴、定日为代表的正常浅海浮游底栖混生生物区以及江孜为代表的浮游生物区。但是,在藏南的生物区分类中,康马达巴和田巴以及日喀则的昂仁组由于相似性系数的侧重点不同,在分类中划分在了不同的生物区。
数学分析方法得出的白垩纪有孔虫生物区基本与定性分析相一致,但是由于数学分析方法的精确性及侧重点不同,以及有孔虫分布资料的不完整性以及属种鉴定的人为因素,导致部分地区在生物区划分中与定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出入。因此,避免原始数据运用中的缺陷,数学聚类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结果相结合,才能得出最为准确的有孔虫生物区。
|
|
|
|
1 |
赵达同;准噶尔盆地首次发现第三系有孔虫化石[J];新疆石油地质;1988年01期 |
2 |
庞其清,黄兴根;北京延庆盆地第四纪早期有孔虫化石的发现及海侵的探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4年02期 |
3 |
何炎;;苏北早第三纪有孔虫[J];古生物学报;1987年06期 |
4 |
袁效奇;;河套盆地发现第三纪有孔虫化石[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7年01期 |
5 |
汪品先;王乃文;鲍金松;;汾渭盆地新生代有孔虫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82年02期 |
6 |
王汝建;;苏皖地区二叠纪放射虫硅质岩中有孔虫的发现及沉积环境初探[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7 |
李元芳;高善明;安凤桐;;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海侵问题[J];海洋湖沼通报;1982年03期 |
8 |
王弭力,黄兴根,刘成林,李海清,赵振宏;新疆罗布泊K1孔岩心中有孔虫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1999年02期 |
9 |
华洪;陈哲;袁训来;肖书海;蔡耀平;;陕南伊迪卡拉纪末期的瓶状化石—可能最早的有孔虫化石[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9期 |
10 |
王绍鸿,韩有松;海州湾南岸第四纪海侵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79年02期 |
11 |
朱荣;新疆东准噶尔克拉美丽地区胜利沟剖面石钱滩组有孔虫化石[J];新疆石油地质;1986年01期 |
12 |
王嘉蔭;;震旦紀的海綠石[J];中国地质;1954年01期 |
13 |
何炎;四川南部三迭纪嘉陵江石灰岩的有孔虫[J];古生物学报;1959年05期 |
14 |
佟景贵;李胜荣;李向辉;李秋立;方念乔;初凤友;陈福坤;;单颗有孔虫化石Sr同位素测定及定年[J];科学通报;2006年15期 |
15 |
何炎;;黔中、黔南中三叠世有孔虫的发现[J];古生物学报;1984年04期 |
16 |
夏立元,黄洪;安徽南部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有孔虫化石群[J];中国区域地质;1994年02期 |
17 |
汪品先;林景星;;我国中部某盆地早第三纪半咸水有孔虫化石群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1974年02期 |
18 |
郝诒纯;林甲兴;;桂中、湘南中泥盆世晚期有孔虫[J];地质学报;1982年02期 |
19 |
加藤进;王韵;;“御前崎近海”基准井的地层层序[J];海洋石油;1990年05期 |
20 |
王世杰,刘秀明,贾玉鹤,董利敏,季红兵;泥河湾盆地第四系有孔虫化石群锶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0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