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矿山锑矿田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研究
【摘要】:“世界锑都”湖南锡矿山锑矿田是华南锑矿带最重要的超大型锑矿田,锑储量占世界锑总量的13.8%以上。然而,矿田经过了百余年的开采,多数矿山资源已濒临枯竭。如何在危机矿山及其外围有效地预测靶区,寻找新的、有价值的锑矿床,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针对锡矿山锑矿田的区域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因素、典型矿床特征、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地球物理异常特征和遥感综合异常特征的研究基础上,遴选、归纳出矿田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找矿因子,建立基于GIS平台的多元地学信息预测模型,借助于证据权重法和弹性BP神经网络两种非线性预测手段对矿田及其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对圈定的成矿预测靶区进行了筛选和评价,并对其中的飞水岩预测靶区进行了初步的工程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也印证了整套多元地学信息成矿预测体系的合理。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成果认识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整理历史上的所有地学资料,重新分析或补测部分数据,结合野外踏勘及钻探调查,重新厘定成矿机制与成矿规律,获得多个突破传统的新认识。
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从矿田的四个典型矿床中总结出成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等成矿地质条件,从而提取找矿标志。经分析得出锡矿山锑矿田与矿化有关的地层主要是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的灰岩段(次为砂岩段);矿田基本构造型式为背斜与断层交汇处,深部断裂投影位置至关重要;矿田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蚀变,矿化只限于佘田桥组灰岩段、砂岩段和棋梓桥组灰岩段中的硅化层;锑元素的两性特性决定成矿空间位置主要在氧化带;地磁和重力异常的主要分布于欧家冲和谭家冲之间,延伸在F75大断层下盘;大部分矿点及见矿钻孔出现在地磁高值异常的地带上;结合矿田重力局部低布格异常等多种因素,推断出深部有岩体侵入;Sb、As、Hg等成矿元素化探异常呈面状异常并与已知矿床吻合,且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自然重砂异常基本分布在矿田的四大矿床外围,其基底碎屑岩是锡矿山锑矿的主要成矿物质来源;区域花岗岩及深部隐伏岩体则提供部分矿质和部分矿化剂,矿质运移的热动力源来自矿田深部地壳上地幔、区域花岗岩和深部隐伏岩体。这些改进的认识与观点是成矿模型预测的基础,也是决定预测结果的关键因子。
2.改变传统遥感只注重图像分析的提取方式为“先地质、再天上、再地面”的工作模式,通过遥感综合指标异常的提出,探索中大比例尺度范围危机矿山外围遥感信息提取的机理与适用方法。
危机矿山都有相当程度的工作积累,遥感因其宏观上的优势需要回答“找什么”的问题,经过全面的成矿规律分析后寻找成矿赋存环境,发现锡矿山矿床一般的赋存空间平面投影在硅化蚀变带与有氧化环境较强的断裂带交汇处,因此遥感要寻找这种特殊的赋存区段。借助于野外地物波谱仪的测试,并建立典型的遥感地质地球化学剖面进行分析。以ASTER遥感影像为基础,分别从可见~短波红外波段提取铁染异常和烃基、碳酸根异常,以两者相除的结果反映出地球化学指标F1(Sb、As、Hg)/F2(Co、Ni、Cr)的分布,也即是氧化环境的宏观量;从热红外波段提取硅化蚀变异常,然后将氧化环境指数与硅化蚀变异常进行交集运算后得到了研究区的遥感综合指标异常。该异常正是根据锡矿山已知矿床的空间赋存环境特征,利用遥感的宏观性有目标针对性地提取的一种新的遥感异常形式,它不仅目标明确,而且充分挖掘了ASTER的全息信息,同时遥感异常的空间展布形态更加连续和完整。因此,在中大比例尺度预测过程中,探索遥感异常信息的目标提取,减少遥感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危机矿山及其外围的遥感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遥感综合指标异常方法如下式所示:(?)
为此还针对研究区的地貌,在遥感信息的恢复与提取中改进了BPH植被抑制法和DEM阴影校正法,增强了阴影处及植被下的地物波谱信息。
3.依据锡矿山锑矿田的多元地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利用证据权重法和弹性BP神经网络两种地质数学的预测手段,进行研究区及其外围的锑矿资源的交叉预测,预测的结果经工程验证证明效果明显。
在充分分析锡矿山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后,从众多地学信息中甄别出12个典型找矿因子,在MapInfo11.0平台上运用证据权重法对矿田及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同时通过改进弹性BP神经网络的收敛算法并编程,利用改进型的弹性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研究区同样进行成矿预测;然后将两种方法预测的结果相交分析,圈定出3个Ⅰ级和3个Ⅱ级找矿靶区。其中飞水岩矿床边深部靶区(A1)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应当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工程验证证实了预测的正确性;老矿山矿床边深部靶区(A2)在深部和外围具有进一步的找矿潜力,对童家院以东煌斑岩脉以西和老矿山以北的预测靶区应当重视,特别是52线至82线F75断裂下盘区域,有可能成为锑矿田的第四大成矿中心。
实践证明,危机矿山由于历史资料沉淀,专家观点各异,多元信息丰富,必须要借助于GIS的综合地学信息矿产综合预测方法,而且用双手段交叉预测的类似“两只眼睛”的方法更能捕捉到感兴趣目标。同时,在充分研究矿田的成矿规律和赋矿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STER的遥感全息提取方法得到的遥感综合指标异常,具有目标导向且针对性强的遥感信息提取的特点,对中大比例尺度下危机矿山外围及深边部找矿的宏观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
|
|
|
1 |
魏冠军;党亚民;章传银;高建国;;GIS的信息量法在澜沧老厂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10年06期 |
2 |
马思根;何明勤;;计算机综合信息与成矿预测[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9年11期 |
3 |
田立环;;用GIS证据权重法对河南宝丰地区铝土矿进行成矿预测[J];矿产勘查;2011年02期 |
4 |
王刚;王宇林;仲米山;贾翠;闫楠;;基于GIS的辽西八家子地区钼矿成矿预测[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7期 |
5 |
许绳铭;蔡圣芬;;应用深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成矿预测[J];福建地质;1990年03期 |
6 |
刘晓玲;陈建平;;基于GIS的证据权重法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地区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通报;2010年04期 |
7 |
李湘莲;苏信初;姜端午;;信息复合技术在东坡矿田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遥感;1988年01期 |
8 |
;“浙江省萤石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简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9 |
陈建平;陈勇;王全明;;基于GIS的多元信息成矿预测研究——以赤峰地区为例[J];地学前缘;2008年04期 |
10 |
张如玉;;“南岭地区有色、稀有金属矿床的控矿条件、成矿机理、分布规律及成矿预测的研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J];矿床地质;1986年02期 |
11 |
朱大明,蒲荣昆,李伟,刘妙龙,程效军,秦德先;基于GIS的三维矿体形态模拟与矿产资源评价[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3期 |
12 |
;攀西古大陆裂谷形成与演化及其对成矿预测的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1986年Z1期 |
13 |
卢琪;;平面滑动标准化法在区域水化资料整理中的应用[J];铀矿地质;1986年02期 |
14 |
马志超;徐德津;;模糊综合评判在铀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铀矿地质;1987年04期 |
15 |
;中国地质1988年总目录(第一期至十二期 总128~139期)[J];中国地质;1988年12期 |
16 |
周永峰;区域重力资料研究在广西深部地质和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南方国土资源;1993年02期 |
17 |
刘玲;安徽淮北地区金刚石综合信息研究及成矿预测[J];地质与勘探;1995年06期 |
18 |
黄贤芳,刘德长,黄树桃,潘蔚,田华,郭红燕,冯杰;遥感技术在覆盖区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北京地质;1997年04期 |
19 |
唐宾;GIS支持下的金属矿产成矿预测简介[J];广西地质;2000年01期 |
20 |
杨中宝,彭省临,王力;变结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