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浅层活断层探测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邓桂林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灾害频繁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大量的研究表明,地震带与活断层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浅层活断层探测对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浅层地震勘探是活断层探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地震资料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勘探的效果,因此,本论文具有比较重要的研究价值。 浅层活断层地震探测目的层较浅,主要是针对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地震资料具有以下特点:接收排列较短、道距较小,反射波的频率较高,震源干扰波干扰较强,外界背景干扰复杂,信噪比较低,分辨率较低;而活断层探测地震剖面要求达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这就给地震资料处理增加了难度。 本文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如何解决由于地质因素和地表条件导致的浅层资料静校正问题;如何消除激发和接收条件影响,提高浅层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如何进行浅层高精度速度分析,提高叠加剖面质量。 针对浅层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首先分析了导致浅层静校正问题的原因,浅层地震资料静校正的难点、静校正参数选取原则。对于层析静校正,由于可以模拟比较复杂低降速带结构,更适用于解决浅层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对于折射静校正,在资料较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针对浅层地震资料信噪比低的问题,首先分析了浅层资料的特点,弄清干扰波的类型,研究了不同的类型噪声压制的方法,并进行去噪试验和效果分析。叠前去噪遵循多域、有针对性、逐步到位的原则,根椐去噪前后的差异记录以及叠加剖面来检查去噪效果。综合不同处理软件的优势模块联合处理,提高浅层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针对了浅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地震分辨率与资料主频的关系,并进行正演数值模拟分析。针对浅层地震资料的地表非一致性特点,结合不同的反褶积方法的优点,最终选择串联反褶积思路来提高分辨率。 针对浅层地震资料速度分析问题,分析了信噪比、速度空间采样密度、一次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对速度分析的影响,并进行了试验分析,还研究了浅层动校拉伸切除函数对叠加剖面的影响。最后采用精细预处理、高精度静校正、高密度速度分析方法来提高叠加剖面的质量。 根据以上分析和试验,得到了一个针对浅层活断层地震资料的处理思路及方法。结合实际的资料,对延庆新城规划勘探工区中的一条测线进行精细的地震资料处理,取得了比较好的处理效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乃宁;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基础工程——浅谈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意义[J];城市与减灾;2001年05期
2 于贵华;徐锡伟;孙怡;朱金芳;张兰凤;;城市活断层探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福州市活断层信息管理系统为例[J];地震地质;2006年04期
3 殷娜;韩军青;;基于GIS的临汾市活断层数据库建立的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5期
4 付群礼;;浅析地球物理勘探在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8期
5 何正勤,叶太兰,丁志峰,孙为国;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J];国际地震动态;2001年03期
6 姜早峰,王振强,董旭光;物探方法在水库坝基渗漏勘探中的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2004年04期
7 张敏;李自红;刘鸿福;刘艳春;;基于GIS的太原市活断层探测数据管理系统[J];山西地震;2008年02期
8 梁辉;张凤鸣;杜广仁;张东凯;;土壤吸附汞测量方法在哈尔滨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东北地震研究;2006年02期
9 何文贵;袁道阳;葛伟鹏;刘兴旺;梁明剑;郑文俊;;对兰州市刘家堡断层的新认识[J];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01期
10 卢造勋;;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地球物理方法[J];东北地震研究;2009年02期
11 吴华平;郭良田;常郁;陈少坚;;氡断层气测量在佛山西淋岗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研究[J];华南地震;2009年04期
12 何正勤;陈宇坤;叶太兰;王向东;王辉;贾辉;;浅层地震勘探在沿海地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地震地质;2007年02期
13 邱增果;吴加和;;苏南某市活断层探测浅层地震勘查数据采集技术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03期
14 吾守艾力·肉孜;;城市活断层探测地球物理方法与危险性评价[J];四川地质学报;2010年02期
15 孟琪;王亚会;吴明大;;电阻率层析成像法在辽阳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J];防灾减灾学报;2010年02期
16 段宝平;何正勤;叶太兰;;井间地震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工程应用前景[J];物探与化探;2010年05期
17 李清林;秦建增;谢汝一;张晓普;;高密度电阻率二维层析成像在郯庐断裂带山东潍坊段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J];地震地质;2006年04期
18 于贵华;徐锡伟;柴炽章;王银;刘保金;;利用活断层探测资料构建银川探测区地下三维结构模型[J];地震地质;2007年02期
19 王广科;;适合于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激发震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年S1期
20 贾荣光;王志才;王健;冯志泽;刘霞;翟正宏;朱建亚;姜早峰;吴子泉;;潍坊市主要隐伏断层活动特征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港生;赵根模;;声波剖面法在渤海活断层评价探测中试验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2 王辉;丁志峰;;可控震源在厚沉积层地区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杜宪宋;邓起东;王志才;晁洪太;孙昭民;;声波探测技术在山东近海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方盛明;张先康;刘保金;张永超;;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最佳组合方法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易兵;曾昭发;薛建;朱士;刘四新;李恩泽;;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影响因素与识别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建亚;崔桂梅;;城市活断层探测与浅层地震勘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兰晓雯;;地震属性分析在高分辨率活断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华林;王方建;张景发;莫德鼒;杨锋杰;田云峰;;淄博、潍坊遥感图像增强处理与地质构造解译[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凌甦群;徐佩芬;李传金;孙勇军;;微动勘察方法及其在城市地质勘查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安辉;李文军;郑钊;李乐;罗艳;陈棋福;;乌鲁木齐市活断层的地震观测与精定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鄷少英;银川盆地地壳精细结构、孕震构造与隐伏活断层浅层地震探测[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富晓凇;基于三维地层建模方法的城市活断层探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刘云华;乌鲁木齐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与数据库建设[D];新疆大学;2007年
3 张羽;长春市活断层探测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D];吉林大学;2011年
4 邓桂林;浅层活断层探测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吴军;城市地区地震危害性评价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谭大龙;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断层勘察中的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刘树林;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宝鸡—天水段活动性评价及区域应力场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8 王明秋;宝鸡地区活动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地震活动性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9 刘晨;济南主城区及附近地震活动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武娇阳;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活断层勘查中的应用技术[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富英;德令哈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小区化工程开工[N];柴达木日报;2011年
2 记者 任玉霞;论证城市活断层探测项目[N];安阳日报;2006年
3 记者 王法权;延吉市将开展城市地下活断层探测[N];延边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周荣顺 通讯员 张志毅;切实加强地震科研成果的应用[N];淄博日报;2008年
5 记者 张晓艳;乌市活断层初步探测获突破[N];新疆日报(汉);2005年
6 于莘明;兰州城下有没有活断层?[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于莘明;兰州城下到底有没有活断层?[N];科技日报;2007年
8 吴震;地震活断层中心技术系统通过验收[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9 顾焕良 记者 侯滨江;《大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通过辽宁省评审验收[N];大连日报;2009年
10 李爱珍;太原 未来发生强震可能性很小[N];山西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