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石(寿山石)品种、雕刻实践及工艺评价
【摘要】:中华瑰宝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历来有“天遣之宝”、“石中之王”的美誉。它色彩瑰丽、石质细腻温润、柔而易攻,是用以雕刻印章和寿山石艺术品的首选。寿山石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与书法、绘画、雕刻的结合,具有实用、欣赏、收藏的价值。本文从宝石学和寿山石雕艺术与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先综述了寿山石各品种特征及其相应的石雕工艺特点。介绍了寿山石的基本矿物学特征,品种命名分类的几种方法;在寿山石雕方面,分析了寿山石雕工艺在我国雕刻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按照题材将寿山石雕加工工艺分为章钮制作工艺、古兽制作工艺、人物制作工艺、动物制作工艺、花鸟制作工艺、山水制作工艺六种,并分别予以阐述其雕刻技法及要领。通过外出的雕刻实践学习,以及向当地名师的请教指导,重点学习了圆雕、浮雕、钮雕、薄意、篆刻等五大雕刻技法,掌握了石雕的工艺流程和雕刻技法,并制作了20余件作品,其中印章石类11件,翡翠5件,黄龙玉4件,软玉3件。通过实践,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寿山石雕的工艺流程细分为相石构思、设计勾绘、雕刻、磨光、开丝清洗封蜡、装潢六大步骤。探讨了每种技法的风格、适用题材、工艺流程、技巧等。认为在对寿山石进行雕刻设计时,需要将以上五种技法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石雕作品。综合上述实践对比,总结出不同矿物成分寿山石的雕刻工艺特点。另外,通过对不同类别印章石、翡翠、软玉、黄龙玉的雕刻实践,总结了寿山石与上述材料在雕刻技法、工艺流程上的异同之处,突出了寿山石独有的雕刻工艺特点。
也尝试将西方雕塑、中西方建筑、非洲木雕融入到石雕作品中,将平面图案、西方油画转为立体雕刻来实践新的设计理念及雕刻技法,将传统纹样和现代纹样相结合,将皮影、剪纸文化应用在石雕中,将贵金属与石雕巧妙搭配等。旨在抛砖引玉,促使寿山石雕刻艺术今后走向国际化、多元化、开放化。最后,通过分析寿山石雕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关于印章石雕刻工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