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藏南康马地区白垩纪大洋红层有孔虫生物地层及古生态

耿彦杰  
【摘要】:我国白垩纪海相沉积只出现在西藏、新疆、台湾等地,而以西藏地区出露为佳,因此对该区的研究成为地质学家们研究白垩纪海相地层的最佳选择。白垩纪大洋红层(CORBs)在藏南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地区有广泛出露,尤以江孜康马地区出露较好。大洋红层所含大化石贫乏,而微体化石特别是有孔虫及放射虫却较为丰富,因此微体化石的研究对于我们研究大洋红层的时代及古生态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选择白垩纪大洋红层出露良好的康马田巴剖面开展大洋红层的底栖有孔虫生物地层学及古生态方面的研究,以期对该区大洋红层的时代进行生物地层学方面的时代约束,同时对大洋红层的成因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通过对西藏南部康马田巴剖面的有孔虫进行生物地层、古生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沉积建造等方面的分析,本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本文通过对康马田巴白垩纪大洋红层剖面样品的处理,获得有孔虫化石1500余枚,初步鉴定出底栖有孔虫21属27种,建立了5个底栖有孔虫化石带:Spirotecta ovata带,Gyroidinoides globosus带,Nautilus faba带,Bulimina laevis带,Guadrimorphina camerata umbilicata带。 (2)通过对田巴剖面有孔虫的研究,初步建立起康马田巴地区白垩纪大洋红层的有孔虫生物地层序列,据此推测大洋红层的时代应为Santonian晚期-Maastrichtian早期。 (3)通过对有孔虫古生态的研究,结合沉积相等方面的分析,对大洋红层的形成环境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晚白垩世Campanian期间,研究区有一个水体变浅的过程,造成水体化跃面的下降,有孔虫大量繁殖,水体中富含的Fe~(2+)被氧化成Fe~(3+),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带北亚带原地形成了一套富含有孔虫及放射虫化石的红色海相沉积(CORBs)。 (4)根据对沉积类型和岩相的分析,认为康马田巴地区在晚白垩世处于次深海--大陆斜坡的环境,并有进一步变浅的趋势。 (5)通过对相带和生物地理特征研究以及与邻区的对比,发现康马田巴有孔虫动物群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以南的一狭长地带的深海相沉积岩系中,这一狭长地带在白垩纪可能是一条东西向延展的深海槽,而南带的岗巴等地则处于外陆架位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开胜;孟翊;刘苍字;洪雪晴;;长江口北支有孔虫组合及其环境意义[J];沉积学报;2009年02期
2 周开胜;孟翊;刘苍字;洪雪晴;;长江口北支兴隆沙有孔虫组合与沉积环境分析[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8年01期
3 张孝林,张维;广西隆林科风造礁海绵的古生态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年04期
4 张维;张孝林;;中国南方二叠纪钙质海绵的基本特征、分布与古生态[J];地质科学;1992年01期
5 解永顺,何廷贵;扬子地台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动物的古生态及其生物分区初探[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6 田树刚;;湘西北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早期牙形石古生态[J];古生物学报;1993年03期
7 覃嘉铭,林玉石,张美良,李红春;桂林全新世石笋高分辨率δ~(13)C记录及其古生态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0年04期
8 边叶萍;翁成郁;;孢粉稳定碳同位素研究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3期
9 冯庆来;放射虫古生态的初步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1992年02期
10 丁秋红;;吉林省松辽盆地东缘晚期中生代植物群及其古生态研究[J];吉林地质;1993年04期
11 Shashi B BHATIA;喜马拉雅前陆盆地中新世—上新世 SIWALIK-CHURIA群轮藻化石及其古生物地理和古生态意义(英文)[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3年02期
12 李家英,郑锦平,魏乐军;西藏台错古湖沉积物中的硅藻及其古环境[J];地质学报;2005年03期
13 Caroline A.E.STRMBERG;Else Marie FRIIS;梁明媚;Lars WERDELIN;张玉亮;;中国—中新世湖泊的古生态:根据山旺盆地植硅体的初步解释[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7年02期
14 关长庆;巩恩普;张永利;孙宝亮;陈鹤;郭建华;李群;;贵州南部晚石炭世一种新的生物礁类型[J];地质论评;2007年04期
15 李军;杨浩;祁士华;;广西田东剖面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绝灭及生态演化[J];华南地质与矿产;2007年04期
16 沈炎彬;;浙江全新世拉氏大眼蟹化石[J];古生物学报;2009年01期
17 李寿军;;白音查干凹陷古生态及古气候探讨[J];断块油气田;2009年03期
18 巩恩普;董旭明;张永利;关长庆;孙宝亮;;贵州南部石炭纪叶状藻礁古生态学特征[J];地质论评;2009年05期
19 孙克勤;;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植物群和古生态研究[J];现代地质;2010年02期
20 朱晓东;;影响沉积物中有孔虫丰度的生态因素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晓敏;李保华;龙江平;王晓燕;;北部湾表层沉积中有孔虫分布与环境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介冬梅;胡克;吕金福;;大布苏湖全新世定量古生态过程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志宏;;华南地区早三叠世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其生态特征[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叶法丞;王伟;;生物地层框架投影方法的锶同位素(~(87)Sr/~(86)Sr)地层学及其应用——以二叠系乐平统为例[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常晓琳;;贵州平塘甘寨二叠纪剖面生物地层研究及年代地层界线讨论[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卢粤晗;翁焕新;孙永革;;利用泥炭裂解产物追溯湖泊沉积体系古生态的变迁[A];第六届全国环境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阎春波;赖旭龙;江海水;陈延龙;孙亚东;;贵州罗甸边阳剖面下三叠统牙形石生物地层及对比[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谈力;孙元林;;鄂西下石炭统长阳组生物地层及腕足化石[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孙冬英;童金南;;江西乐平沿沟剖面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生物地层再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苏拉提萨;汤卓炜;;中国通化万发拨子聚落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魏晋时期生态概观[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海军;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有孔虫和钙藻的灭绝与复苏[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陈双喜;西北太平洋北赤道流分叉处37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古海洋记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3 梁明媚;山东山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古气候和古生态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4 袁爱华;华南晚二叠世末期深水相介形虫动物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5 黄建东;中国中生代晚期蜉蝣目化石研究及水生昆虫群落演替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汪建君;生物标志物在全新世古生态恢复中的应用与南极气溶胶特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吴靖宇;云南腾冲上新世团田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分析[D];兰州大学;2009年
8 刘启明;贵州凉风洞石笋的古气候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9 张军强;黄海西部近岸陆架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与物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陈永胜;渤海湾西岸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海相地层与沉积环境演化[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彦杰;藏南康马地区白垩纪大洋红层有孔虫生物地层及古生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宫少军;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ZK1、ZK3、ZK5岩心沉积学记录及环境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杜晓蕾;辽东湾葫芦岛与营口近海近百年来沉积物中有孔虫群及其对人为活动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彭冰霞;甘肃永靖盐锅峡恐龙足迹及其古环境和古生态初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3年
5 常晓琳;贵州平塘甘寨二叠系生物地层研究及年代地层界线讨论[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萍;内蒙古呼鲁斯台中二叠世木化石及古生态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张英芳;北京西山中侏罗世植物古生态和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陈巧女;内蒙古呼鲁斯太晚石炭世和早二叠世植物群及其古生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张海龙;东海和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类脂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和古生态重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10 杨文瑞;冀东油田南堡凹陷奥陶系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兴杰 通讯员 乌兰巴特尔;内蒙古: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业务[N];中国气象报;2007年
2 胡桂琴 丁继武;内蒙古生态气象监测运行探讨[N];中国气象报;2005年
3 李虎军;或可改善内蒙古生态的重大发现———  巴丹吉林沙漠暗藏大型地下水库[N];南方周末;2004年
4 吴建勋;长兴投资4亿打造旅游精品景区[N];江南游报;2008年
5 亓昕;探寻远古的奥妙[N];科学导报;2006年
6 白音巴特尔;赤峰为什么要选择生态立市?[N];赤峰日报;2005年
7 ;季强:发现恐龙起飞奥秘的人[N];科技日报;2004年
8 张小青;生态经济报道热潮起 各地综合发展模式新[N];中国环境报;2007年
9 陆菊良;湖州现代旅游的发展[N];江南游报;2007年
10 长旅;浙江长兴新年赴沪推介旅游[N];华东旅游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