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于田地震多源InSAR观测与邻近构造断裂的运动分析
【摘要】:2008年3月21日发生在新疆于田的7.3级地震是继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的最大一次7级以上地震。地震是构造活动的集中反映,会伴随着较大的地表形变及断裂的明显活动,能够放大构造正常的活动方式,同震变形场是这种放大作用在地表的直观反映,对于认识发震断裂运动性质,研究邻近构造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西北缘自然环境恶劣,常规方法无法对于田地震开展及时有效的同震形变测量,凸显出差分干涉雷达(InSAR)技术的优势。在介绍InSAR观测原理基础上,分别采用地震前后的两期ALOS卫星的高分辨率雷达观测数据(PALSAR)和两期ASAR传感器的宽幅扫描雷达数据(ScanSAR)对于田地震进行普通D-InSAR和宽幅D-InSAR处理,获取了了不同覆盖范围的同震变形场,并结合构造背景揭示出:于田Ms7.3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康西瓦断裂东南端的南北2个分支(大红柳滩断裂和慕士山南麓断裂)和阿尔金断裂西南端帚状的3个分支交汇的三角地带;于田地震引发了阿尔金断裂一近南北向分支断裂的同震地表破裂,破裂长度为25.6km;发震断层为正断层,倾向西,上盘的最大运动幅度在200cm以上;推测于田地震所在的两大断裂交汇处的构造应力场以近南北向挤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