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拉萨地块西部中新世钾质—超钾质火山岩锂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张兆卿  
【摘要】:锂同位素因其独有的地化特性在地球科学,特别是在俯冲带的研究中,常被用作化学循环示踪工具。本文应用锂同位素对拉萨地块西部的钾质-超钾质火山岩进行了示范性的研究,并结合其它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成因。 赛利普和查加寺地区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地处青藏高原南部西段,是冈底斯中新世钾质-超钾质巨型岩浆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样品主要为钾玄岩系列的粗面岩和粗安岩,w (SiO_2)为53.45%~66.78%。岩石均强烈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及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显示明显的“双重”属性,即反映地幔来源的高Mg#值、高Ni、高Cr特征,反映地壳来源的高Sr-Pb值和低εNd值。 采自赛利普和查加寺地区的24件火山岩样品的锂含量介于11.2ppm和41.4ppm之间,锂同位素的组成δ7Li介于-1.4‰和+3.5‰之间,平均+0.2‰,与大陆上地壳的锂同位素组成平均值相当。这些钾质-钾质火山岩样品锂同位素的组成与岩浆的结晶分异程度参数不存在相关性,表明锂同位素组成特征可以反映其岩浆源区特征。24件样品锂同位素的组成与Pb-Sr-Nd同位素之间也没有显示出明显的相关性,表明锂同位素组成及其变化可能反映了钾质-超钾质火山岩具有不同的源区特征。 印-亚大陆发生板块碰撞后,由于受到密度较大的洋壳岩石圈的牵引,印度板片进入俯冲带之中并向北持续移动,大约在中新世的初期时可能在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的区域发生了断离,下部软流圈物质受此影响而上涌,引起深部岩石圈(上地壳)地幔和富钾物质部分熔融,产生超钾质熔体,部分超钾质熔体上升至浅部岩石圈(下地壳)时滞留,形成钾质熔体,这些钾质-超价值岩的母岩浆沿着构造薄弱带上升形成了现今出露于于拉萨地块的钾质-超钾质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朋;李安春;肖尚斌;徐兆凯;;冲绳海槽及邻区火山作用与形成演化[J];海洋科学集刊;2006年00期
2 余吉远;李向民;马中平;王国强;武鹏;;北祁连构造带冷龙岭地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J];地质科技情报;2010年04期
3 隋静霞;粤东南地洼型火山岩特征初探[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4年02期
4 林强;东北亚中生代火山岩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世界地质;1999年02期
5 陶奎元;中国东部火山岩带特性与碰撞—伸展复合动力学框架[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4年03期
6 傅锐,狄永军;柴达木盆地周边早古生代火山岩带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J];岩土工程界;1999年06期
7 林强,葛文春,孙德有,吴福元,元钟宽,闵庚德,陈明植,李文远,权致纯,尹成孝;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科学;1998年02期
8 杨明;杨静;;大兴安岭交鲁山—东天火山岩带岩金找矿规律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9期
9 W. A. Padgham;郭永志;;斯拉夫省的地壳演化[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0年03期
10 郭占谦;火山活动与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1 肖增岳;沈远超;丁魁首;王哲;;安齐火山岩带的玄武岩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12 李昌年;廖群安;;关于赣东北上墅组火山岩的再认识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3 杨忆;沈远超;;新疆西准地区古生界火山岩岩石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01期
14 丁天府;新疆火山岩分区及其地质意义[J];新疆地质;1998年01期
15 王星;杜占美;管波;曹守林;张涛;;北祁连冷龙岭新元古代火山岩的发现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大地构造意义[J];陕西地质;2008年02期
16 张万林 ,王剑锋 ,王有翔 ,刘峰;浙西北中生代火山岩Rb-Sr同位素地质年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17 傅锐,向虹;陕西勉略宁元古宙海相火山岩成岩构造环境及演化[J];岩土工程界;1998年06期
18 母瑞身;田昌烈;沙德铭;贾斌;杨森;漆树基;王永新;张伟博;;西天山吐拉苏—也里莫墩早石炭世火山岩带地质特征[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19 彭玉鲸;殷长建;;吉林省第三纪火山岩年代地层及构造环境[J];地质论评;1999年S1期
20 姜齐节,梅友松;我国大陆中东部的陆壳发展历史[J];桂林工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果;;准噶尔-巴尔喀什火山岩带铀成矿特征及其对新疆西准噶尔铀矿找矿的启示[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2 邵飞;朱永刚;李嘉;何晓梅;;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规律及深入找矿[A];“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专辑[C];2010年
3 刘红涛;;祁漫塔格陆相火山岩:塔里木陆块南缘印支期活动大陆边缘的岩石学证据[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1学术论文汇编(第四卷)[C];2001年
4 张连昌;陈志广;周新华;英基丰;王非;张玉涛;;大兴安岭根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深部源区与构造-岩浆演化:Sr-Nd-Pb-Hf同位素地球化学制约[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C];2008年
5 鲁克改;王国荣;尹松;李晓红;;雪米斯坦地区火山机构的ETM+图像解译、识别及铀成矿远景探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1册)[C];2009年
6 邵济安;周新华;赵谊;;试论五大连池富钾质火山岩-地震活动——大陆裂谷带的深部背景[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中、俄、哈、蒙、韩合作编制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系”[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8 张旗;王焰;钱青;翟明国;金惟浚;王元龙;简平;;晚太古代Sanukite(赞岐岩)与地球早期演化[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四学术论文汇编·第二卷(青藏高原·岩石圈)[C];2004年
9 王立全;侯增谦;李定谋;潘桂棠;管士平;须同瑞;;金沙江构造带中段晚三叠世碰撞后火山岩及其构造意义[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邱检生;蒋少涌;张晓琳;胡建;;大别-苏鲁聚合带南北二侧晚中生代富钾火山岩的成因: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制约[A];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峻川;滇西“三江”地区微陆块板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双宝;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有色、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预测[D];吉林大学;2012年
3 李勇;滇西“三江”地区新生代钾质岩浆岩年代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李大鹏;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铁矿带叠加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周雄;西藏邦铺钼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世超;大兴安岭中段三叠—侏罗纪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7 王秉璋;祁漫塔格地质走廊域古生代—中生代火成岩岩石构造组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张锐;内蒙古集宁—凉城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D];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
9 杨文强;泰国和老挝难河——程逸及黎府缝合带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10 李佐臣;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造山带(北段)物质组成、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D];长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智纲;西藏改则多玛错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武函;西藏改则热那错地区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3 袁野;三江地区南澜沧江岩浆岩带火山岩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小强;西藏则学地区林子宗群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朱小辉;柴达木盆地北缘滩间山群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李学军;昌宁—孟连缝合带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D];西北大学;2010年
7 李红英;内蒙古东部大石寨组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葛松胜;新疆敦德铁矿特征和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9 崔庆岗;三塘湖盆地石炭纪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吕留彦;滇西南澜沧江构造带江桥地区芒汇河组的重新厘定及其构造意义[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