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地面沉降InSAR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地面沉降是地质环境演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华北平原、长三角地区以及汾渭谷地等地区目前多发的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跨不同行政区划,要求测量手段不仅具备高精度,同时具备大范围同步测量的能力。雷达干涉测量(InSAR, SAR Interferometry)技术的研究为区域性地面沉降高精度快速准确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然而,将其应用于解决数万平方公里的大范围地面沉降监测仍存在难题。如何更为准确的提取地表形变信息,降低对数据量的依赖,如何解决大范围数万平方公里InSAR全覆盖同步测量以及如何评定InSAR监测成果的精度,都面临诸多技术难题。
本文以解决区域性地面沉降InSAR监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创新点如下:
(1)建立了基于相干目标(CT) InSAR时序分析技术的地面沉降信息提取技术。建立了改进的相干目标InSAR时序分析方法,扩展了基于均值相干系数、点目标检测以及强度稳定性的多阂值相干目标识别方法,以奇异值分解(SVD)和时空域滤波对残余相位处理反演非线性形变。实现较少数据量条件下(10-12景)监测精度为2-3mm,与地面水准同步观测的比较精度为3-5mm,满足了区域性地面沉降的监测需要。
(2)建立了基于多轨道、长条带InSAR时序分析的集成处理方法。实现了多轨道间参考基准统一,并研究了利用多轨道重叠区多余观测值检验独立观测精度的方法,结果表明相邻平行轨道下监测精度达2.55mm,96%以上同名点间互差小于5mm。
(3)研究了InSAR测量与地面测量的参考基准控制方法。建立了基于水准观测值线性模型校正、角反射器基准偏差估算以及基于先验知识的参考基准偏差补偿方法,解决了区域地面沉降InSAR监测的基准控制问题。
(4)研究了不同观测条件下InSAR监测结果的精度检验,实现不同数据集InSAR时序分析的内部检验。利用同步观测水准测量数据,比较检验了CTInSAR方法监测地面沉降的精度,实现了外部检验。比较了基于邻近点法和克里金法插值条件下InSAR与水准观测比较的差异,提出了与距离相关的InSAR观测精度评定方法,表明在数据量为10-12景时测量精度与Ⅲ等水准相当。
(5)以华北平原区域性地面沉降为研究对象,在德州季节性地面沉降与回弹监测、京津地区地面沉降监测以及大型线性工程(京津高铁)地面沉降危害评价等多方面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应用评价,检验了监测精度和工程化应用能力。
|
|
|
|
1 |
王祝芳;张弘怀;沈嘉;;宁波市积极预防地面沉降[J];决策与信息;2009年12期 |
2 |
吴林奎;孙永福;;论上海地面沉降与控制[J];地质学报;1973年02期 |
3 |
张之一;;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在上海召开[J];地质论评;1981年03期 |
4 |
姜岩,栾元重;地面沉降灰色模型预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年06期 |
5 |
王园,王沁,郑祖国;上海市地面沉降灾害的数据本构预测分析[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7年03期 |
6 |
张克绪,李明宰,周宏;哈尔滨市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及其对工程的危害[J];自然灾害学报;1998年04期 |
7 |
李相德,许树国;从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的实践看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年02期 |
8 |
郑铣鑫,武强,侯艳声,应玉飞;关于城市地面沉降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J];地球学报;2002年03期 |
9 |
赵建康,吴孟杰,刘思秀;浙江省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及监测网络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4年01期 |
10 |
程三友,刘少峰,申旭辉;差分干涉雷达测量在地面沉降中的应用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1 |
杨成生;侯建国;季灵运;祁晓明;;InSAR中人工角反射器方法的研究[J];测绘工程;2008年04期 |
12 |
哲伦;;美国如何应对地面沉降[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01期 |
13 |
佐藤健;郑毅;;地面沉降的解析[J];世界地质;1990年01期 |
14 |
李明朗,刘燕;天津市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4年S1期 |
15 |
吴铁钧,金东锡;天津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及效果[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年02期 |
16 |
张阿根,刘毅,龚士良;国际地面沉降研究综述[J];上海地质;2000年04期 |
17 |
郑铣鑫,武强,应玉飞,谢晓程,侯艳声;21世纪我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防治问题[J];科技导报;2002年09期 |
18 |
刘建华;应用2S(GPS,GIS)技术监测地面沉降方法理论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样区[J];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06期 |
19 |
北科;;我国70多个城市为何下沉[J];今日科苑;2007年11期 |
20 |
陈基伟;利用GPS-InSAR合成方法进行地面沉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测绘科学;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