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广安门医院门诊楼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徐兴良  
【摘要】: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一线大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深基础的发展,这必然带来大量深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目前,深基坑工程已逐渐呈现出“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深度越来越深、难度越来越大”的特点。从目前情况看,错综复杂的地层构造,高度不确定的土体性质,加上设计的不合理性,施工管理的不完善等原因,深基坑边坡不稳定是经常发生的深基坑事故,这种坍塌事故比较严重的时候将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对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首先论述了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阐述了目前桩锚围护结构的构造类型、护坡原理及设计计算原则。其次,介绍了依据不同标准及不同规范对深基坑安全性的等级划分,对比分析了目前深基坑边坡稳定性的评估方法,并提出了利用测斜仪对桩体变形监测位移数据的信息,根据实测数据,利用差分法计算分析围护桩弯矩,阐明了该方法评价深基坑边坡稳定性的理论依据和优势,详细分析了其计算原理、计算步骤及适用性。再次,文章详细分析了基于测斜数据的围护桩弯矩计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测量误差、基坑设计方案和计算方法参数选择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文章最后以广安门医院扩建门诊楼项目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实际数据的监测,采用FLAC‐3D软件对基坑开挖和支护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基坑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数据。并将上述数值分析成果和实际的基坑监测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同时,依据前文所述的基于差分法分析计算桩弯矩的方法,采用测斜数据计算得到了实际的桩的弯矩值,并将其与采用弹性法计算得到的弯矩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桩弯矩的发挥程度。再根据现行规范对于基坑变形和支撑内力发挥程度的规定,结合基坑实际情况,确定了基坑变形和桩弯矩发挥程度报警值,并将基坑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得到了基坑安全状态,验证了通过围护桩弯矩判定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的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鹏翔;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形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8期
2 时红莲,梁本亮,曾照明,唐朝晖;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预测研究[J];河南科学;2005年01期
3 汤志军;;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措施[J];广东科技;2007年S1期
4 王秋红;;桥梁深基坑施工技术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05期
5 王刚;;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6 朱悦铭;瞿成松;;深基坑降水过程中的回灌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2期
7 廖瑛;深基坑及基坑支护结构发展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S1期
8 李明惠,杜景云;岩溶深基坑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贵州地质;2004年03期
9 伍锦湛;大型地铁站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10 范建;师旭超;;深基坑变形预测方法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4期
11 黄立华;;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资讯;2007年03期
12 郭海燕;李胜林;张云;;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有限元模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13 陈百芳;;某深基坑信息化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广东科技;2009年08期
14 于宁;;基坑土钉墙支护施工工艺探究[J];城市地质;2010年04期
15 王新然,焦星东;深基坑支护治水设计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22期
16 王友祥;;深基坑支护技术[J];广东科技;2006年03期
17 戴天中;;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及工程实例[J];民营科技;2007年01期
18 孙玩居;;浅谈基坑施工安全及防控措施[J];科技资讯;2007年27期
19 刘强;;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及工程实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17期
20 汪建;;基坑施工中的地下水处理及工程实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军;;深基坑基础沉井施工工艺[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2 闫君;王继勤;崔剑;;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青岛中惠商住楼深基坑中的应用[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周玉印;从容;;深基坑地下水控制技术创新与应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吴勉和;刘江;陈敏;张云梅;;深基坑管井降水封堵施工技术[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海锋;周旭光;徐成功;舒桂英;黄越桥;;软土地基深基坑二道支撑挖土施工方法[A];第二届全国地下、水下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杰青;施木俊;唐传政;;汉口某综合楼深基坑抢险加固处理[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7 郭诗崇;;深基坑支护桩的计算与设计[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8 师旭超;巴松涛;;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深基坑变形预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孙巍;范益群;黄新刚;;外滩交通枢纽大型地下空间开发中几个关键问题研究[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汤永净;Edward Kujawski;;深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土体位移的监测[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兴良;广安门医院门诊楼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2 邓子胜;深基坑支护结构—土空间非线性共同作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陈洋;深基坑开挖数值模拟与实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4 沈细中;深基坑工程基本过程数值模拟及实时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李琳;工程降水对深基坑性状及周围环境影响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胡贺松;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及受力变形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胡强;深基坑工程建模理论与稳定性评判的关键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潘龙;岩土工程不确定性系统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徐杨青;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理论与动态变形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李维涛;深基坑工程三维仿真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云光;深基坑环形拱梁支护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潘是伟;遗传算法在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D];福州大学;2003年
3 叶亚齐;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咨询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江涛;渗流对深基坑工程的影响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5 黄柳云;深基坑边坡破坏机理的室内模拟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6 戴继;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7 水伟厚;黄土场地深基坑开挖变形性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8 郝小苏;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王晓晖;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内力与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D];河海大学;2003年
10 张亚奎;深基坑开挖对近邻建筑物变形影响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铭辉 通讯员 章华平 黄晨光;申城首次采用绿色环保新工艺拆除深基坑砼支撑[N];建筑时报;2010年
2 王永水 高建兴 杨国民 王云;深基坑施工探讨[N];中国建设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韩庆文 通讯员 何穗栋;安全隐患已全部整改[N];广东建设报;2010年
4 姚玉洁 季明;第一高楼“上海中心”成功“筑底”[N];中国建设报;2010年
5 通讯员 刘时新 于跃民;风雨钱塘路 美誉和涛声[N];中华建筑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沈俊霖;全市工地集体“安检”[N];青岛日报;2009年
7 记者 钱怡;重点盯防事故苗头[N];苏州日报;2008年
8 记者 章盛莉;地铁2号线最深基坑最快下月开挖[N];长沙晚报;2010年
9 Mary Buckner Powers;深坑援救需要速度和精确度[N];建筑时报;2007年
10 南京市江宁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公共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应突出加强[N];建筑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