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南海北部陆缘白垩纪安山岩基本特征及其与东南沿海安山岩对比

强萌麟  
【摘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南海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中生代以来先后经历了古南海的闭合和南海的开裂,在开裂之前,南海地区并非处于稳定的克拉通环境,而是存在一个古南海俯冲消亡乃至碰撞造山的过程。本文选取南海北部陆缘散布的白垩纪安山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分析,再结合与东南沿海安山岩的对比,旨在探讨南海周缘地区在南海开裂之前的构造背景及其演化过程。经本文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海南岛、越南芽庄、广西玉林、连平盆地、丹霞盆地均出露典型的安山岩。海南岛、越南芽庄安山岩的斑晶常见辉石,少斜长石;而丹霞、连平盆地安山岩斑晶则以大颗粒斜长石为主,辉石少见;伴随向内陆地区的延伸,岩石酸性程度和K2O/TiO2比值逐渐变大,岩石受地壳影响程度增强。浙江安山岩的斑晶以长石为主,多见钾长石,碱性程度高。丹霞盆地安山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43.9Ma:茂名盆地粗面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05.2Ma;广西玉林安山岩的锆石U-Pb年龄为93.37Ma;越南芽庄粗面岩年龄为87Ma。南海北部陆缘的火山岩喷发始于早白垩世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晚白垩世;而浙江地区的火山岩喷发则集中于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少见。南海北部陆缘的安山岩和粗面岩均具有俯冲带火山岩的特征。高A1低Ti,轻稀土富集;亏损Nd、Ta等高场强元素,富集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且安山岩的产出环境更偏向于安第斯型山弧。在晚中生代,南海北部陆缘处于俯冲挤压的构造背景之下,形成一条宽广的安第斯型山弧,活动时间可持续到晚白垩世。与南海北部陆缘安山岩相比,东南沿海安山岩差别明显:样品碱性程度更高;稀土元素含量较低,部分样品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蛛网图中,Th、U呈亏损样式,P、Ti呈富集样式,与南海北缘安山岩恰好相反;浙江地区安山岩的地球化学性质受基性和酸性岩浆岩的制约,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南海北部陆缘安山岩和东南沿海安山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喷发时间以及岩石成因。因此,南海北缘存在的俯冲带可能是古南海向北俯冲形成的近E-W向俯冲带,而并不一定是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延伸。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万良;盛源盆地中的安山岩[J];铀矿地质;1999年01期
2 周新华;;环太平洋安山岩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J];地震地质译丛;1979年03期
3 Ccle J.W. ,白桦;新西兰陶波火山带中安山岩及玄武岩的成因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地质科技情报;1984年02期
4 彭起陆;;新西兰陶波火山带内安山岩和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成因[J];地质地球化学;1984年05期
5 ShermanH.Bloomer;JamesW.Hankins;陈明光;叶翰昭;;马里亚纳海沟玻古安山岩系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J];国外火山地质;1989年04期
6 帕拉提·阿布都卡迪尔;玻镁安山岩的分类成因及构造背景[J];新疆工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刘承祚,柴俊杰;中国东部中生代安山岩的定量化研究[J];地质科学;1982年04期
8 谭劲;莫宣学;邓晋福;;川西乡城地区首次发现的晚三叠世玻镁安山岩[J];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991年00期
9 付永涛,李继亮,吴运高;大别造山带宿松球颗结构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J];岩石学报;2001年02期
10 包志安;袁洪林;陈开运;宋佳瑶;戴梦宁;宗春蕾;;高温熔融研制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初探[J];岩矿测试;2011年05期
11 陈珍宝;;福建福安留洋盆地早白垩世安山岩的特征及成因探讨[J];福建地质;2006年01期
12 T.H.Green;林景千;;镁铁质地壳的深熔作用和安山岩的高压结晶作用[J];世界地质;1985年02期
13 金玲;杨伟红;杨德明;和钟铧;马瑞;王建国;;内蒙古科右中旗地区梅勒图组安山岩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世界地质;2014年01期
14 程银行;杨俊泉;刘永顺;滕学建;李艳锋;彭丽娜;李影;刘洋;;大兴安岭敖包查干地区安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2年02期
15 黄玉;朱弟成;赵志丹;张亮亮;Don DEPAOLO;胡兆初;袁洪林;莫宣学;;西藏北部拉萨地块那曲地区约113Ma安山岩岩石成因与意义[J];岩石学报;2012年05期
16 邢光福,汪庆华,陶奎元;东南沿海中生代安山岩的地质意义[J];火山地质与矿产;2001年03期
17 邵济安;路凤香;张履桥;;辽西义县组玻基方辉安山岩成因及其构造背景[J];岩石学报;2006年06期
18 吴华英;张连昌;周新华;陈志广;;大兴安岭中段晚中生代安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岩石学报;2008年06期
19 吴国干,夏斌,李文铅,王核,卜国民;新疆塔克札勒蛇绿混杂岩中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2期
20 朱继存;安山岩中含铜氧化矿石物性分析及利用途径探析[J];化工矿产地质;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谭劲;莫宣学;邓晋福;;川西乡城地区首次发现的晚三叠世玻镁安山岩[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1)——“三江”论文专辑[C];1991年
2 吴华英;张连昌;周新华;陈志广;;大兴安岭中段晚中生代安山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3 黄华;高山;胡兆初;柳小明;袁洪林;;彰武早白垩世高镁安山岩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A];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陈龙;赵子福;郑永飞;;前寒武纪大陆弧之下地幔再造:华南中生代安山岩的地球化学记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5 张雪彤;张荣华;胡书敏;许爱忠;;安山岩与水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实验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6 郭锋;范蔚茗;李晓勇;李超文;高晓峰;;延吉早白垩世Adak型Mg安山岩的元素-同位素特征及其成因动力学背景[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丁辉;江西南部南迳盆地安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2 强萌麟;南海北部陆缘白垩纪安山岩基本特征及其与东南沿海安山岩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肖媛媛;中国东部承德盆地大北沟高Ti安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D];西北大学;2009年
4 刘茜;江西盛源铀矿田安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5 康鹏;乌伦古坳陷石炭纪火山岩岩相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