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藏双湖赞宗错地区去申拉组火山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朱蒙  
【摘要】: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长期以来都是国际上地质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青藏高原所在的地区在不同时期曾发生过一系列的构造运动,经历的地质事件也是多阶段的,包括特提斯阶段的三个阶段以及印度-亚欧大陆碰撞等,这些地质事件所带来的构造运动会使得强烈的岩浆活动出现在洋壳的俯冲以及印度与亚欧大陆碰撞的过程中。本文研究的地区处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内,由于班怒带独特的构造格架使得其广泛分布有中生代的岩浆活动,这些岩浆活动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所以研究它们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在西藏双湖县赞宗错地区采集的去申拉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对该组岩石进行野外观察描述、镜下岩相学矿物鉴定、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测试、锆石年龄测试的研究,探讨了班怒带去申拉组火山岩的岩石成因以及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构造演化历史。本文研究的去申拉组火山岩位于西藏双湖县以南,主要是一系列的中性火山岩为主、中酸性火山岩次之的包括不同颜色的安山玢岩、粗面安山岩、英安岩等岩石组合;矿物组合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等。该套岩石组合的地球化学特征为:属中酸性岩石,SiO_2含量57.38%-71.23%,属于中、高钾钙碱系列。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组岩石具有岛弧火山岩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其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图解中显示为右倾曲线,Eu呈现正异常。锆石年龄检测出中酸性火山岩的侵位时代约为115 Ma。而研究区域的去申拉组火山岩成因通过笔者的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班公湖-怒江洋盆沿冈底斯地块北缘南向俯冲消减、洋盆闭合导致了研究地区大规模的岩浆活动,进而产生了这套中酸性火山岩。因此也提供了中生代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南向俯冲消减的证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吴文生;;儋州·峨蔓火山岩风光[J];今日海南;2019年12期
2 张锦;李玉玉;朱亚林;刘进龙;;昌都地块那益雄组火山岩中锆石的基本特征分析[J];地下水;2017年01期
3 何欣颖;;《火山岩》[J];课堂内外(小学低年级);2018年04期
4 谢凯;许静;;国产火山岩滤料和进口火山岩滤料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12期
5 李成立;田晓红;谷社峰;唐金生;;高位火山岩的圈定及其顶部埋深和厚度的计算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6 ;新型火山岩砖[J];陕西建材;2002年03期
7 丁天府;新疆火山岩分区及其地质意义[J];新疆地质;1998年01期
8 钟华邦;;河南信阳火山岩筒群的发现[J];地质论评;1979年01期
9 庄文明,刘建雄,黄友义,张宗胜,李文辉;广东马山火山岩的成岩时代[J];地质通报;2004年04期
10 彭斌;王国祺;刘乐;杨勇;刘峰;;内蒙古赤峰地区二叠纪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06期
11 杨仲杰;;辽北地区早三叠世尖山子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质与资源;2016年06期
12 鲍佩声;肖序常;苏犁;;西藏高原西北缘钾质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涵义[J];地质学报;2006年10期
13 沃杏宝;;第一届全国火山岩会议[J];地质与勘探;1981年02期
14 董月霞,夏文臣,周海民;南堡凹陷第三系火山岩演化序列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年02期
15 左琼华;朱婉明;戚戎辉;;镇康地区晚三叠世火山岩特征及构造意义[J];云南地质;2016年04期
16 张继淹;李乾;王建辉;;广西藤县西部大燕山首次发现早白垩世火山岩[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17 谭蓉蓉;;全国首届火山岩开发技术研讨会召开[J];天然气工业;2009年08期
18 张守韵;;长江下游地区火山岩铁矿找矿思想与实践[J];地质与勘探;197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从周;;辽西地区侏罗纪火山岩特征[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3)[C];1982年
2 魏喜;;辽河断陷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及石油地质储层特征[A];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衣龙升;李月湘;宋庆年;韩军;黄铮;赵洋;;新疆乌伦古河地区火山岩含铀性分析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六)——专题12:板块会聚、板块俯冲与造山过程、专题13:大地构造与沉积盆地、专题14:造山带深部过程[C];2016年
4 董得茂;韦京莲;刘汉英;刘连刚;;北京地区火山岩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探讨[A];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建设——旅游地学论文集第十六集[C];2009年
5 邹光富;朱同兴;李建忠;冯心涛;贾保江;;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带白垩纪洋岛型火山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迟效国;李才;金巍;;藏北新生代过碱性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的成因及地质意义[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张传杰;李霓;樊祺诚;赵勇伟;王佳龙;;关于云南腾冲大六冲火山岩的岩相学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8 李欣;刘嘉麒;;云南腾冲全新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届)学术论文汇编——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室[C];2013年
9 孙杨;英基丰;周新华;苏本勋;邵济安;储著银;;东北新生代火山岩岩石成因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C];2015年
10 杜心范;文洪安;;西藏加多岭地区与铁矿床有关的火山岩及玢岩岩石特征初析[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3)——“三江”岩石[C];198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帅;黑河地区早白垩世火山岩特征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2 张家政;准噶尔盆地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张柳毅;松辽盆地北缘第四纪富钾火山岩成因:橄榄石微量元素示踪证据[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6年
4 马立成;庐—枞火山岩盆地深部构造作用与成矿[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5 刘伟;准东北石炭系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Lu异常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6 蔡厚安;辽西八道壕煤盆地层序地层和火山岩层位及找煤远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张家友;海南岛北部新生代火山岩风化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8 刘栋;青藏高原后碰撞钾质—超钾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9 庞崇进;华北克拉通东部白垩纪中基性火山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10 邓江洪;板块俯冲与铜金成矿:长江中下游庐枞盆地和菲律宾中部早白垩火山岩—埃达克质岩对比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蒙;西藏双湖赞宗错地区去申拉组火山岩特征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2 方红薇;大兴安岭中段五岔沟一带中生代白音高老组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背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虎;云南南澜沧江构造岩浆带早侏罗世后碰撞火山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4 冷雪;辽河油田大平房地区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及其成藏控制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谭皓元;大兴安岭中段索伦地区白音高老组火山岩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D];吉林大学;2017年
6 艾羽;西天山乔尔玛一带早石炭世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岩石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王硕;澜沧江南带三叠纪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8 潘少逵;新疆鄯善县亚尔沙布拉克地区小热泉子组火山岩构造环境和岩石成因分析[D];长安大学;2009年
9 张虹;商河58区块火山岩及其储集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刘向东;西昆仑昆盖山北坡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靖;在火山岩中寻找石油[N];中国矿业报;2006年
2 实习生 姜靖;火山岩中有石油?[N];科技日报;2006年
3 郭影 通讯员 蔡国钢 双木;辽河东部凹陷火山岩勘探再放异彩[N];中国石油报;2004年
4 高浩;火山岩应用及注意事项[N];中国花卉报;2009年
5 特约记者 邹本强 通讯员 东言;辽河大48井“冲击”火山岩[N];中国石油报;2011年
6 孙轶群;火山岩下的传奇[N];中国矿业报;2013年
7 王鸿雁 本报记者 刘佳;阜新在火山岩下发现大铁矿[N];辽宁日报;2012年
8 记者 王晶 通讯员 赵颖华;我国火山岩勘探增添理论支撑[N];中国石油报;2014年
9 孙轶群;火山岩下的传奇[N];中煤地质报;2013年
10 记者 朱彤;地震勘探技术可用于火山岩找油[N];科技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