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公平和有效原则的中国各省二氧化碳减排配额研究
【摘要】:2009年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国家层面的减排目标为碳强度相比于2005年要下降40%-45%。2016年国务院根据各省在“十二五”期间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按照五个层次制定了“十三五”期间31个省域的碳强度减排目标。由于各省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各省的边际减排成本不同,那么仅根据以往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设定未来的减排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各省碳减排的难易程度,由此各省二氧化碳减排工作的顺利执行势必受到影响。前人对二氧化碳减排配额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前人对于二氧化碳减排配额的公平原则的定义未达统一,对于有效原则多从效率角度考量,具有一定片面性。(2)二氧化碳配额研究选取的决策因素很少考虑到各省的减排难易程度,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较少被纳入成为指标。(3)前人的研究在确定指标的权重时,没有综合考虑决策因素的重要程度以及决策者的决策偏好。(4)前人在测算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时,没有考虑随机误差对结果的影响。鉴于以上情况,本文从公平和有效原则出发,基于决策因素权重和决策者偏好两个角度,构建两阶段信息熵模型对各省的二氧化碳减排配额进行测算,并将结果与“十三五”期间的减排方案进行对比,最终提出针对各省碳减排配额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对前人关于公平和有效原则的研究进行了梳理,本文提出了基于“人人平等”和“矫正公平”思想的公平原则定义并将有效原则进行了更全面的定义。(2)将体现各省二氧化碳减排难易程度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纳入为二氧化碳减排配额的决策因素,完善了现有减排配额决策因素的选取研究。同时基于决策因素权重和决策者偏好两个角度构建两阶段信息熵模型,完善了现有碳排放减排配额决策因素权重确定方法。(3)构建随机前沿面-方向距离函数模型用于求解两阶段信息熵模型测算中国各省市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避免了前人未考虑随机误差时所导致的结果偏差。从本研究的计算结果来看,随机误差占总误差的比例达到了87%,所以随机误差在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的计算中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本文研究提高了计算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