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云南贡山-保山地块晚古生代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宋颖潭  
【摘要】:贡山-保山地块地处云南三江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侧,属于滇缅泰马地块的一部分,其西侧为高黎贡剪切带,向东依次为澜沧江(昌宁-孟连)缝合带、印支地块和为红河-哀牢山剪切带,通常被认为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挤压的逃逸通道,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本文以保山地块二叠纪-石炭纪丁家寨组石英砂岩和贡山地块三叠纪察瓦龙群石英砂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岩石学、岩相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综合研究,利用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谱图特征的对比研究,探究贡山-保山地块的来源和构造演化。保山地块二叠纪-石炭纪丁家寨组3个石英砂岩样品NJ68、NJ70、NJ71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区间为3427-322 Ma,主要峰值年龄为1200-900 Ma、600-500 Ma,次峰值年龄为2400-2300 Ma、1800-1300 Ma、~328 Ma,且存在少量新太古代2800-2500 Ma和古太古代3500-3100 Ma古老基底年龄记录。贡山地块三叠纪察瓦龙群2个石英砂岩样品NJ66、NJ67中碎屑锆石的年龄区间为2894-249 Ma,主要峰值年龄为1200-900 Ma、600-500 Ma,次峰值年龄为2400 Ma、1800-1300Ma,另外存在少量2600-2500 Ma太古代锆石记录。贡山地块察瓦龙群沉积岩中碎屑锆石年龄结果中最年轻锆石颗粒的U-Pb年龄为249±4 Ma属早三叠世,其提供了察瓦龙群的地层沉积时代下限的确切信息。保山地块丁家寨组砂岩中最年轻碎屑锆石U-Pb年龄记录为322±5 Ma,提供丁家寨组地层沉积下限的信息。碎屑锆石的年龄谱图特征被认为记录了大陆生长和造山运动等地质过程信息。通过对保山地块和贡山地块的年龄谱图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贡山地块相比于保山地块缺少相应的古太古代碎屑锆石年龄,显示其初始地壳的形成晚于保山地块。在2700-400 Ma年龄区间贡山地块与保山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图具有相似的特征,均可见2600-2400 Ma峰值,对应了新太古代陆壳增生信息,并揭示自2600Ma起,两者开始处于相近的构造体制。1200-900 Ma、600-500 Ma两个显著的年龄峰值分别对应着格林威尔造山运动、泛非事件的年龄时段,可能记录了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形成和冈瓦纳超大陆形成时期的构造热事件,揭示新太古代-早古生代贡山地块与保山地块可能属于同一构造块体或陆块,共同经历了相同的构造热事件。贡山-保山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图与华南地块相比,特征明显不同,贡山-保山地块2000-1800 Ma哥伦比亚期造山作用的记录较少,说明这些地块远离该时期造山带。结合前人对邻近地块碎屑锆石年龄谱图特征研究认识,以及对贡山-保山地块的地层、古生物、古地磁等方面研究进展,推测贡山-保山地块早古生代时是西北澳大利亚冈瓦纳离散型边缘块体,晚古生代-三叠纪处于东冈瓦那大陆的北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5条
1 邓凯;杨守业;李超;毕磊;张永斌;;台湾山溪型小河流碎屑锆石年代学和粒径分析[J];地质学报;2015年S1期
2 程胜东;方俊钦;赵盼;徐备;鲍庆中;周永恒;邓荣敬;;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两岸志留-泥盆系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岩石学报;2014年07期
3 陈安东;陈柏林;王永;孟令通;何江涛;韩梅梅;王斌;;阿尔金喀腊大湾地区卓阿布拉克组沉积岩系年代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的证据[J];地质通报;2018年05期
4 袁超;Gavin G.Kenny;Martin J.Whitehouse;Balz S.Kamber;;分异的冲击熔岩席可能是冥古宙碎屑锆石的潜在来源之一[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05期
5 Gavin G.Kenny;Martin J.Whitehouse;Balz S.Kamber;夏群科;;分异的冲击熔岩席可能是冥古宙碎屑锆石的潜在来源之一[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年01期
6 马收先;孟庆任;曲永强;;华北地块北缘上石炭统—中三叠统碎屑锆石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11年10期
7 韩瑶;张传恒;刘子荟;游国庆;李利阳;;浙江浦江新元古界平水群沉积特征、碎屑锆石年龄及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J];地质论评;2015年06期
8 金海飞;许朝卫;戴春政;马天寿;邢晓娅;;浙东南松阳县枫坪组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地质意义[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9年03期
9 刘涛;吉峰;边红业;孙奎;张随甲;表尚虎;;大兴安岭富林地区早古生代碎屑锆石年代学对基底隆升时间的制约[J];地质论评;2015年02期
10 王伟涛;郑德文;庞建章;;青藏高原东北缘寺口子剖面碎屑锆石示踪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学报;2013年10期
11 谷丛楠;周志广;张有宽;柳长峰;刘文灿;於炀森;;内蒙古白乃庙地区白音都西群的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现代地质;2012年01期
12 蔡芃睿;王涛;王宗起;李龙明;王铭乾;贾建亮;吴彦佳;;大兴安岭中段乐平统-中三叠统沉积物源分析:来自重矿物组合及碎屑锆石年代学证据[J];岩石学报;2019年11期
13 张健康;;以华北陆壳的碎屑锆石作为研究参照依据的意义[J];华北国土资源;2017年06期
14 陈贤;刘家军;周志广;柳长峰;;内蒙古大石寨地区二叠系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中国地质;2014年04期
15 宋卫卫;周建波;郭晓丹;李雨柯;;松辽地块大地构造属性:古生界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制约[J];世界地质;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雨;杨坤光;Ali Polat;马筱;;扬子陆块南华系古地理的重建:来自碎屑锆石年龄谱的约束[A];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专题8:花岗岩成因与大陆地壳演化、专题9: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超大陆聚合与裂解[C];2018年
2 邓凯;杨守业;李超;毕磊;张永斌;;台湾山溪型小河流碎屑锆石年代学和粒径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三十周年暨同位素地质应用成果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武昱东;王宗起;王涛;张玉涛;张晗;;南秦岭武当群变沉积岩碎屑锆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6:中央造山带构造演化与成矿论文集[C];2014年
4 李向辉;陈福坤;李秋立;郭敬辉;;胶东地区蓬莱群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和物源[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邓凯;杨守业;黄湘通;徐娟;;中国东南部中小河流碎屑锆石年代学及物源指示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6 柴广路;李双应;芦艳琳;谢伟;魏星;;大别造山带北缘梅山群碎屑岩成分和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对物源区大地构造属性判别的制约[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7 杜庆祥;韩作振;沈晓丽;;吉林东部地区三叠纪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其对古亚洲洋闭合时限的启示[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8 周建平;刘永江;温泉波;李伟民;刘宾强;李婧;徐民;刘昕悦;张丽;;内蒙古东北部巨日河地区早-中三叠世碎屑锆石年龄及其地质意义[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20特提斯造山带形成演化与资源效应、专题21中央造山系构造演化与东亚大陆形成、专题22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C];2015年
9 朱涛;王洪亮;孙勇;徐学义;第五春荣;张红;;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地区石盒子组碎屑锆石年代谱系及其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向辉;陈福坤;李秋立;郭敬辉;;胶东地区蓬莱群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和物源[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长娥;沉积盆地碎屑锆石低温热年代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2 徐冰;蒙古弧地体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来自二连浩特地区沉积岩和花岗岩的证据[D];西北大学;2018年
3 宋高源;扬子地台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4 佘振兵;中上扬子上元古界—中生界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5 李明;中国东北现代河流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大陆生长与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孟恩;黑龙江省东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碎屑锆石与火山事件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芝;大兴安岭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8 黄宗莹;中国天山地区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7年
9 胡丽沙;华南板块南缘二叠系-三叠系沉积记录及物源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10 何梦颖;长江河流沉积物矿物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年代学物源示踪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颖潭;云南贡山-保山地块晚古生代沉积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周美玲;滇西保山、腾冲地体的碎屑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9年
3 姚丽洁;西宁盆地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D];兰州大学;2019年
4 刘祥;敦煌地块变沉积岩原岩形成年龄、源区性质及其构造意义[D];西北大学;2019年
5 冯永馨;江西省兴国地区震旦纪沉积物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6 王子桓;现代河流沉积物的碎屑锆石记录[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7 王伟;华北北戴河地区石炭—二叠纪物源变化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8 权瑞平;北祁连黑河河流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9 乔健;佳木斯地块北部早古生代沉积建造的时代与物源:来自岩浆和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8年
10 周中彪;吉林中东部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时间:上二叠统—三叠系碎屑锆石年代学的制约[D];吉林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赵凡;西藏发现41亿岁锆石[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