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per-Eromanga盆地Windorah坳陷北缘中上侏罗统沉积相研究
【摘要】:Cooper-Eromanga盆地作为东澳大利亚重要的内陆含油气盆地,已开发了大量油气,是澳大利亚东南部重要的气源地,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潜力,然而对于Cooper-Eromanga盆地的Windorah坳陷北缘碎屑岩的沉积相特征、沉积演化模式前人研究相对匮乏,这是制约该地区勘探开发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测井相分析、单井沉积微相分析、地震相分析、连井沉积相对比等多种方法,结合该地区地质资料、岩屑录井、测井、地震资料以及地震属性,总结了Windorah坳陷北缘中上侏罗统四个组的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本文识别出了研究区中上侏罗统的齿化箱型、钟型、指形和漏斗型四种测井相类型以及6种地震相类型,总结了研究区辫状河、曲流河以及三角洲的沉积相类型,并划分为7种亚相、11种微相,通过单井分析以及连井沉积相对比发现研究区中侏罗统Hutton组主要以辫状河的沉积环境为主,发育中粗砂岩,间夹细砂岩和粉砂岩,沉积环境水动力强,在测井相上表现为中高幅的齿化箱型,在地震相上表现为席状亚平行中弱振幅弱连续相;Birkhead组为曲流河和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细砂岩、粉砂岩和泥页岩,在测井相上表现为中低幅钟型、指形、漏斗形,在地震相上表现为席状平行中强振幅连续相、席状平行-亚平行中弱振幅较连续相以及充填相;Adori组与Hutton组类似,也发育辫状河沉积,但是相对Hutton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有所减弱;Westbourne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环境,沉积中细砂岩、粉砂岩,测井相上表现为中幅度钟型、齿化箱形、指形,在地震相上表现为席状平行-亚平行中弱振幅较连续相以及充填相,上段为三角洲沉积环境,发育粉砂岩和泥页岩,测井相上表现为低幅钟型、指形、漏斗形,在地震相上表现为席状平行中强振幅连续相。通过选取均方根振幅、最大震级、最大振幅和平均振幅四种地震属性,结合地震相剖面分析,开展了中上侏罗统Hutton组、Birkhead组、Adori组和Westbourne组的平面沉积相展布,Hutton组发育辫状河沉积环境,以大型心滩发育为特征,到了Birkhead组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急剧下降,开始发育三角洲以及曲流河沉积,向上到Adori组,高能环境短暂回归,辫状河开始发育,Westbourne组沉积的时候,沉积环境又开始变得稳定,向曲流河和三角洲环境转变,研究区中上侏罗统整体呈现出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曲流河-辨状河的旋回趋势。最后通过平面沉积相以及连井、地震相特征建立了研究区辫状河的“砂包泥”、曲流河的“二元”结构以及河流相-三角洲相的“砂到泥”的沉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