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义县热河群鱼类化石新材料及其生物地层学研究
【摘要】:
本文第一部分对热河生物群中鱼类的研究历史作了综述,并对这一生物群中鱼类的组成和研究进展作了详细的回顾。
在第二部分中详细记述了辽西义县前杨乡吴家屯村附近九佛堂组的一个鱼化石组合。这一鱼群产于同一化石点,包括了燕鲟(Yanosteus)、中华弓鳍鱼(Sinamia)、吉南鱼(Jinanichthys)和隆德鱼(Longdeichthys)四个属,其中包括二个新种,即:薄氏燕鲟(Y.boi sp.nov.)和大吉南鱼(J.majorsp.nov.),而中华弓鳍鱼类和隆德鱼类由于化石材料的关系,暂未定种。
本文第三部分对义县金刚山村附近义县组的“室井氏狼鳍鱼”(“Lycoptera muroii”)进行了详细的再描述,结合前人的资料,认为该种不属于狼鳍鱼属,而应代表一新属,即义县鱼属(新属)(Yixianichthysgen.nov..)。
本文最后在对辽西晚中生代热河群鱼类的生物地层学分布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北方陆相晚中生代地层中的鱼类组合序列及冀北、辽西地区以狼鳍鱼(Lycoptera)为代表的中生代鱼群与甘肃的酒泉鱼(Jiuquanichthys)群、新疆的西域鱼(Siyuichthys)群和浙江的中鲚鱼(Mesoclupea)群及日本、中亚、西欧(包括索伦霍芬灰岩)相当地层的鱼群生物地层对比,及其在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划分中的作用。
文中认为辽西、冀北地区这一时期的鱼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组合,即:(1)辽鲟组合(Liaosteus assemblage);(2)狼鳍鱼—北票鲟—原白鲟组合(Lycoptera-Peipiaosteus-Protopsephurus assemblage);(3)吉南鱼—隆德鱼—薄氏燕鲟(Jinanichthys-Longdeichthys-Yanosteus boi assemblage)组合。其中第1组合为无争议的侏罗纪鱼群,第2、3组合为热河生物群的全盛阶段,虽然这两个组合也代表鱼类的两个发展阶段。
综合分析表明,将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置于第2、3两个鱼群组合之间,或置于热河生物群主体出现之前(即第1组合之后),对鱼类化石分析来说均是可以接受的。鱼类进化和组合特征在当前情况下,尚不足以明确地给出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的证据。
系统古生物学记述
硬骨鱼纲 Class Osteichthyes Huxley 1880
辐鳍鱼亚纲 Subclass Actinopterygii Cope, 1887
软骨硬鳞鱼超目 Superorder Chondrostei sensu Patterson 1982(Muller, 1844)
鲟形目 Order Acipenseriformes Berg 1940
北票鲟科 Family Peipiaosteidae Liu et Zhou, 1965
燕鲟属 Genus Yanosteus Jin et al., 1995
属型种 Y.longidorsalis Jin et al, 1995
薄氏燕鲟(新种)Yanosteus boi Sp.nov.(图4~5;图版1~3)
词源 加,“薄”的汉语拼音,种名献给义县宜州化石馆馆江浦海里
先生。
正型标本 一件头部和尾部稍有缺失的鱼化个正负模。标本编号
L4 4a,b。
产地和层位 辽宁义县前杨乡吴家屯;早白至世九佛堂组。
鉴定特征 体中等大小的燕鳄。头长约为全长的 1/5,骨化程度高。
背鳍基宽,约为全长的 1/4左右。尾鳍下叶前缘有 10枚以卜人宇形棘鳞。
体躯部裸露,体侧各一一列侧线鳞。
其骨鱼类 kl eostel
狼鳍鱼科 Lycopteridae Cockerell]925
吉南鱼属 Jinanichthys Ma et al- 1988
属型种 LTcoptera longic印halus Liu et al.1963
大吉南鱼(新种)Jinanicht仰s m…or sp.nov.
(图7~9;图版4~7)
词源 maior,意为“大”,指新种的成年个体普遍较大。
正型标本 一件近完整鱼类的正、负模。标本编号:L*刁 a人
产地和层位 辽宁义县前杨乡吴家屯,早白望世九佛堂组上部
鉴定特征 个体较大的吉南鱼类,最大可达24cm。头长约为全长的
1/4。前鳃盖骨卜支稍长于下枝,感觉管分支为 3-5 根。前颔骨长约是上
颌骨的1/3,未见牙齿。辅上颌骨一块,几与上颌骨等竞。齿系列不发育。
脊椎骨数约为 48枚,肋骨 25对。尾鳍呈浅分叉,分叉鳍条 15根,其中
卜叶大多为7根。鳞片长椭圆形,其卜分布较密集的同心牛长纹。
义县鱼(新属)Yixianichthjs gen.nov.
属型种 Asiatol叩is muro。i Tabal,1943
词 源Yi-clan,化石产地一义县的汉语拼音。
鉴定特征 以短粗纺锤状体形、具有冠状突的齿骨、末端尾椎愈合
程度低、尾鳍分叉鳍条15条和鳞片前部具有发育的辐状沟等为典型特征。
室井氏义县负 Yrianicht仰s muroii (Tabal
(图13~19;图版9~12)
1944 Asiatol…s muroiiTakal,
1963 Lycoptera muroli Liu et al.
正型标本 h叫1943)末指定正型标本,但金帆等门)认为现存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地质研究所的一件标本为正型标本,因其是唯一被
Ta ikait 943)指定为“室井氏亚洲鱼”并附有图版的标本。
新模标本 一件完整鱼成年个体,标本编号:LY-10
鉴定特征 个体长度可从50~150mm,脊椎数约为38~40枚。其他特
征同属。
|
|
|
|
1 |
金帆;评介Smith等的热河群~(40)Ar-~(39)Ar同位素测年结果[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1年02期 |
2 |
张招崇,李兆鼐,王富宝,张仲明;辽西义县盆地火山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现代地质;1994年04期 |
3 |
;辽西义县地区新发现较完整的中生代恐龙化石[J];辽宁地质;2000年04期 |
4 |
徐星;辽西热河群的恐龙化石[J];化石;2000年02期 |
5 |
徐星,汪筱林;“带羽毛”的恐龙及鸟类起源[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1年01期 |
6 |
赵宗溥;;热河群及热河动物化石群的地质年代[J];地层学杂志;1985年02期 |
7 |
余静贤,蒲荣干,吴洪章;辽西热河群上亚群孢粉组合[J];地球学报;1986年02期 |
8 |
刘尔义;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中、新生代地层[J];吉林地质;1996年Z1期 |
9 |
徐星;;热河群的恐爪龙类化石及虚骨龙类的演化(英文)[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5期 |
10 |
钱迈平,詹庚申,毕葵森,李卉;火山灰下的记忆──辽西中生代热河化石库的组成和形成[J];火山地质与矿产;1998年02期 |
11 |
姜涛;马成龙;;热河生物群的非鸟兽脚类恐龙研究进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0期 |
12 |
李子舜;王思恩;于菁珊;黄怀曾;郑少林;于希汉;;中国北部上侏罗统的划分及其与白垩系的界线——着重讨论龙爪沟群、鸡西群、热河群的划分和对比[J];地质学报;1982年04期 |
13 |
郝诒纯;苏德英;李友桂;余静贤;张望平;李佩贤;齐骅;关绍曾;郭福祥;;论中国非海相白垩系的划分及侏罗—白垩系的分界[J];地质学报;1982年03期 |
14 |
沙金庚;一个值得注意的修订——评“中国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双壳类”[J];古生物学报;1999年03期 |
15 |
顾知微;论我国非海相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分界和白垩纪中事件[J];地层学杂志;1982年04期 |
16 |
曹正尧,吴舜卿,张平安,李杰儒;辽西义县组单子叶植物化石的发现[J];科学通报;1997年16期 |
17 |
汪筱林,周忠和;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两种新的翼手龙类化石(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03年01期 |
18 |
金帆;辽宁西部晚中生代地层研究之进展及存在问题——辽宁西部晚中生代地层和鱼群研究之四[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6年02期 |
19 |
潘明臣,徐桂芳;辽西义县白庙子地区大兴庄组[J];辽宁地质;1998年01期 |
20 |
汪筏林,周忠和;辽西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翼手龙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J];科学通报;2002年2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