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油田生产测井资料确定产层参数的方法研究
【摘要】:
油田投入开发以后,由于岩石物性的差异,各油层组之间的采出程度压力状态不同,相应地,其注入水的推进程度也不一样。这种由油层非均质性引起的开采不平衡对开发效果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且这种状态随注水开发时间的推移和开发方案的调整而变化。目前,我国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平均产水率高达80%以上。因此对产层进行评价,确定地层压力和剩余油等参数的平面分布,由此研究其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综合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指导新井精细挖潜和老井综合治理、调整注采井网和开发层系。
常见的产层评价方法有碳氧比测井、中子寿命测井、核磁测井等,但由于成本高只用于部分关键井,取样分析资料是有限的。试井则存在周期长不能分层评价等缺点。事实上,油田为了监测产液井注水井的生产状况,都定期进行生产测井,其产出剖面测井和注水剖面资料一般用于确定产液井各层的油水产量和注水井的注水量。其实,生产测井资料是稳定流动状态下生产井生产动态的物理响应,它不仅直接反映了生产井的生产状况,而且反映了井内各产层和地层中流体参数性质及其变化。因此,可用生产测井注采剖面资料对产层进行评价,确定井点各产层的剩余油饱和度、边界压力和渗透率。
本文提出了一套以生产测井资料为主确定地层压力和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的方法。以小层为研究单元,先建立产层流量、流压、油水产量和产水率与地层渗透率、油水相对渗透率、地层压力和剩余油饱和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单井评价,确定各井点的渗透率、供液边界压力和剩余油饱和度,然后借助多相流体渗流理论、分形几何学和地质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建立了预测井间产层参数的数学模型,最终确定地层压力和剩余油的平面分布。采用该方法处理一个区块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