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三维电阻率反演成像技术及其在剩余油探测中的应用
【摘要】:石油和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战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油气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瓶径”。提高采收率,从已开发的油田增加产量,保持国内原油持续稳产,是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和全国各油田的头等大事和当务之急,是实现中国石油工业的二次创业和实现油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看,尽管我国主要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但仍有大约五分之四的原油储量尚未被开采出来。通过与北美油田、河南双河油田等油田的类比分析表明,我国主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空间十分可观。分析和研究工作表明,提高采收率、稳定和提高原油产量、控制生产井含水的关键是搞清地下剩余油的分布,确定储层中剩余油饱和度的空间分布和剩余储量是各种稳产挖潜措施和三次采油技术能够有效使用的重要依据和必要的先决条件。
国际上地球物理反演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油气藏电磁场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国内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对外开放和并行计算方法的使用,及电法仪器观测精度的提高和多道高密度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为地下剩余油的研究和直接探测提供了有效的地球物理手段和经济可行的方法。
经过大量的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储层三维电阻率成像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完成了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完成了计算机数值模拟、数据处理解释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并且在中原油田和长庆油田进行了大规模野外生产试验,取得了肯定的成果。 通过储层三维电阻率成像技术,利用含油饱和度与电阻率的相关关系,我们直接得到储层中剩余油饱和度和剩余储量的空间分布,从而解决注水开发油藏油水分布的动态监测和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监测,这个迄今石油工业尚未得到完善解决的重大世界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