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潜山凝析气藏储量评价与开发综合研究
【摘要】:论文共有7 章组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凝析气藏的识别与分类,凝析气井产能评价,可采储量标定方法,凝析气藏几个重要问题研究和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开发实践与思考。
关于凝析气藏的识别和分类,论文总结了三元组成判别法和相图判别法,并根据储层类型、驱动因素、凝析油含量和饱和类型进行详细分类研究。凝析气藏产能评价方法有稳定试井法、拟单相流法和两相拟压力法,确定凝析气井合理产量,通常采用节点分析法和极限流速法。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归纳了凝析气藏可采储量标定的静态法和动态法。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第一,组分变化对压降法储量计算的影响。经过理论推导和完善,论文提出考虑组分变化后的改进物质平衡法,计算结果更加符合油藏实际。
第二,产量递减是预测凝析气田可采储量的重要方法。凝析气藏符合什么递减类型,干气、凝析油和井流体之间的递减关系尚不清楚,论文经过研究和大量的实际应用,发现三者属于同一递减类型,递减率几乎相等,根据这种递减规律,可以同时预测干气和凝析油及总井流体的可采储量,实际应用效果较好。
第三,凝析油采收率是凝析气藏可采储量标定的难题。通过对板桥地区47 个已开发枯竭的凝析气藏实际资料的研究,明确了凝析油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关的经验公式,完善了凝析气藏凝析油采收率标定方法。
第四,由于反凝析作用的存在和凝析油的影响,水驱凝析气藏停喷压力预测存在比较大的困难。论文通过对板桥凝析气田实际资料的研究,得到了定容、弱水驱和强水驱气井的停喷压力计算公式,对同类型凝析气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五,千米桥潜山是20 世纪末东部地区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凝析气藏。因此,论文对其进行重点研究。千米桥潜山储层属于裂缝系统,储层复杂、气水关系复杂、流体分布复杂,在原上报305×108m3储量研究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块进行储量复算,并有较大的缩减。论文通过压降法和弹性二相法,对三个井区动态法储量进行核算,证明千米桥潜山投产井控制储层连通范围较小,未动用储量部署新井可以进一步增加动用储量,同时,论文对千米桥潜山下步研究提出具体意见。
|
|
|
|
1 |
杨广荣,陈元千,余元洲,杨波,朱小丽;压降法在凝析气藏应用中的改进[J];断块油气田;2004年03期 |
2 |
马铭勖;辛一男;;凝析气藏反常凝析现象的解释[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2期 |
3 |
肖缇;熊钰;孙安培;;牙哈23凝析气藏综合水侵分析[J];内江科技;2013年06期 |
4 |
武富礼,赵靖舟,吴少波,庞雯,罗继红,时保宏,贾孝红;塔里木北部轮台凸起凝析气藏成藏年代分析[J];地质科学;2002年S1期 |
5 |
朱维耀,刘学伟,罗凯,单文文,胡永乐;具有蜡沉积的凝析气藏气液固微尺度变相渗流动力学模型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3期 |
6 |
齐明明;雷征东;康晓东;薛秀敏;吕树新;;综合高速效应的凝析气藏流入动态[J];石油钻采工艺;2006年03期 |
7 |
徐丹;孙雷;刘润广;李发荣;;阿奇莫夫沉积凝析气藏的开发特点[J];国外油田工程;2006年10期 |
8 |
张兆辉;薛红刚;;凝析气藏识别方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5期 |
9 |
郭康良;庄新兵;张文昌;;凝析气藏管流与地层渗流耦合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7年02期 |
10 |
王毅忠;宋文杰;江同文;弥继良;;高温高压高含蜡凝析气析蜡实验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9年02期 |
11 |
蔡忠贤;吴楠;杨海军;顾乔元;韩剑发;;轮南低凸起凝析气藏的蒸发分馏作用机制[J];天然气工业;2009年04期 |
12 |
田中敬;刘道杰;;高温高压凝析气藏气相中水含量计算新方法[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1年06期 |
13 |
马翠玉;刘月田;王冰;李二鹏;张婷静;;高渗油藏注凝析气吞吐增产机理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30期 |
14 |
李风鸣;;凝析气藏流体物性分析及开发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3年03期 |
15 |
杨远聪,李延钧,秦建忠,侯荣;论冀中地区O、C—P凝析气藏的形成条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16 |
李笑萍,赵天奉,卓兴家,翟云芳;复合气藏内凝析油气流动问题的新模型及应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1年03期 |
17 |
覃斌,李相方,程时清;凝析气藏考虑高速流动效应的油气渗流动态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4年05期 |
18 |
王乐之;戚志林;姜贻伟;;深层低渗凝析气藏反凝析特征研究[J];天然气技术;2007年01期 |
19 |
李保振;李相方;杨胜来;关富佳;;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的压降特征[J];天然气工业;2008年06期 |
20 |
А·Н·щанрнтин
,李建荣,宋基葵;凝析气藏的衰竭特点[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