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西北部招平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成矿
【摘要】: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产金基地,其黄金产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区内矿床约50%赋存在招平断裂带上,因此,研究招平断裂带,对于分析胶东地区的构造演化史、花岗岩的成因以及成矿溶液的形成、运移、沉淀成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研究招平断裂带还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山东冶金第二勘查大队通过研究招平断裂带北端的走向变化,发现了阜山金矿床;中国地质大学邓军等通过研究招平断裂带的韧性剪切带特征,发现了金亭岭矿床。本论文是导师在招远开展地质科研工作的子课题之一,作者试图通过对招平断裂带进行构造分析,总结成矿规律,预测新的成矿靶区。
本文以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为基础,以区域地质为背景,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构造成岩成矿作用为体系,以矿床时空演化为主线,重点研究了招平断裂带的形态分布,构造、蚀变、矿化的分带。在分析了不同阶段胶东西北部应力场状态及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成岩成矿年龄分析,确定了不同时期招平断裂带的活动性质及成岩成矿时序关系。
重新厘定了招平断裂带的组成及展布方向。通过大量的野外工作,发现招平断裂带北段的破头青断裂并未在招远城北终止后与南段衔接,而是继续向南西方向延伸,金亭岭金矿位于其延长线上。从招远城北到金亭岭金矿,作者通过四条地质构造剖面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各剖面中均发育宽阔的蚀变破碎带。
总结了主断裂带内矿化与蚀变的分带性。从主断裂面到下盘围岩,蚀变分带依次为:断层泥――绢英岩或绢英岩化花岗岩――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岩――钾化花岗岩。相应地,在绢英岩或绢英岩化花岗岩内通常发育浸染型矿体,在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岩和钾化花岗岩中通常发育黄铁矿细脉充填型矿体。
提出了主断裂带与其下盘次级断裂可构成矿化分带。主断裂带内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倾角较缓;随着向下盘距离的增加,矿化类型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的过渡型,矿体倾角变陡;当远离招平断裂带时,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产状近直立甚至倒转。
综合上述规律,结合典型矿床、成矿过程中构造应力场及成岩成矿年龄的分析,作者提出了三个找矿靶区:①破头青断裂带向南西方向的延伸,重点寻找金亭岭式矿床。②招平断裂带前柳行到滕家段,重点寻找蚀变岩型矿床。③夏甸金矿七号脉的下盘,在石英脉中寻找石英脉型矿床。
|
|
|
|
1 |
乐小横;银山铅锌矿构造控矿作用分析[J];湖南有色金属;1999年02期 |
2 |
王伏泉;构造作用对内生金矿形成过程的影响[J];黄金;1992年04期 |
3 |
石沛勤;;内蒙金豆子山铅锌矿成矿构造分析[J];现代矿业;2011年05期 |
4 |
许荣科;鲁胜章;李兴德;郑有业;孙新春;魏志军;陕亮;张雨莲;鲁林;李红梅;刘鑫扬;刘君安;刘元平;;甘肃北山公婆泉铜矿矿集区成矿构造剖析及成矿预测[J];地质与勘探;2010年01期 |
5 |
邱德同;;江西银山矿床成矿构造及成因的新认识[J];地质与勘探;1991年06期 |
6 |
胡楚南;;桃江县板溪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分析[J];湖南地质;1991年04期 |
7 |
;关心地学科技的老地质工作者——高新力同志,对个旧锡矿成矿构造特征提出新的认识[J];云南地质;2001年01期 |
8 |
周科慧;方春家;;甘肃省礼岷金矿带成矿构造与控矿规律浅析[J];甘肃冶金;2008年06期 |
9 |
周晓锋;;云南大理宝兴厂斑岩型铜钼金矿床成矿构造分析[J];黄金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
10 |
黄富荣;湖南大义山矽卡岩硼矿床的成矿条件、成矿阶段及硼的地球化学演化[J];化工矿产地质;1993年03期 |
11 |
康自立;湘赣粤及其邻区铀矿成矿构造与成矿规律的研究[J];矿床地质;1994年S1期 |
12 |
曾茂华,彭恩生,高光明;湖南桃江板溪锑矿成矿构造特征分析[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8年S1期 |
13 |
李怀乾,王伟中,罗明强,叶惠嫩;豫西花山花岗岩北东侧金矿成矿特征[J];矿产与地质;2002年02期 |
14 |
张湘炳;成矿构造理论的研究[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2年02期 |
15 |
刘晓煌,张效智,哈本海,宋泉吾,戴立新,高池兴;招平断裂带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浅析[J];黄金;2003年12期 |
16 |
陈国达,黄瑞华;成矿构造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1年01期 |
17 |
王子潮,王亚南;沂南金厂金铜矿田成矿构造特征及其控矿性的定量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7年03期 |
18 |
杨再红;东坪金矿区成矿构造分析与成矿预测[J];地质与勘探;1997年06期 |
19 |
陈广浩,苏勇,张湘炳;成矿构造研究法在危机矿山找矿中的几个应用实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01期 |
20 |
关连绪,蒲银华,王振忠;再论岩金矿化类型及成因[J];黄金地质;199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