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苏丹Palogue油田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预测

李薇  
【摘要】:Palogue油田是中国石油实施“走出去”战略,十五期间在苏丹发现的特大型整装油田。该油田目前处于建设阶段,区域研究表明Palogue油田储层主要是以辨状河为主的陆相沉积地层。由于陆相储层宏观分布非均质性强,砂体分布规律复杂,因此有必要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技术,特别是河流相层序划分方法,开展高频层序研究,进一步明确储层分布规律,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论文首先以多级次基准面为参照,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以钻/测井和三维地震为基础,将研究层段Yabus组和Samma组确定为一个二级层序内的两个三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旋回和八个五级旋回。五级旋回与砂组相对应;在等时格架内,以岩石结构、岩心描述、测井相和地震相分析为基础,确定了沉积相和储集层成因类型,指出Samma—YabusIV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辩状河沉积,Yabus I-III为干旱气候下的冲积平原条带状河流相沉积;在四级旋回内井点含砂率统计和含砂率平面分布研究基础上进行物源分析,指出研究区物源来西北和东北方向;探讨了沉积和层序的主要控制因素,认为研究层段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过渡为冲积河流相沉积主要受到构造、断层和气候的影响;地质分析与地球物理方法相结合对五级旋回储集体分布进行预测,认为储集体分布规律与层序和沉积相演化规律一致;储层物性受沉积相控制,辫状河砂体物性最好,连续性较强,为最有利储集砂体。漫溢砂体和河道间砂体物性差,分布不连续,不易形成有利的储集砂体。 论文通过综合利用现有资料,首次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苏丹Palogue油田开发早期五级旋回地层对比格架的建立;以地震-地质解释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砂体平面追踪与对比、高频层序对比格架内储层纵横向分布预测。研究成果应用于油田开发初期高精度的三维地质模型中见到良好效果。本论文探讨了一套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陆相辨状河沉积地层中的应用思路、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丰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元;李树新;郭翔;邓勇;;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S1期
2 高红灿;郑荣才;;地表剖面高分辨率层序岩性数据统计算法[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5年03期
3 苏娟;郭建华;;基准面旋回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以塔中围斜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储层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02期
4 胡兴中;;梁20块湖底扇砂体层序划分及分布规律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9期
5 王晓曦;尹太举;马晓强;;勒3区块七克台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特征[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1期
6 孙海雷;柳成志;李明辉;刘华晔;李军辉;毕殿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油田精细开发中的应用[J];现代地质;2009年05期
7 田咏;雷卞军;顾绍富;席文燕;;靖边气田陕100井区马五_(1-4)亚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01期
8 符伟兵;杨莉娜;黄崇春;;苏里格气田山1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05期
9 汪彦,彭军,游李伟,张庆堂,孙连昌;中国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3期
10 张明军;陈世悦;鄢继华;袁文芳;;车镇凹陷沙二上—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4期
11 刘文业;;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J];地质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12 赵省民;王计堂;吴必豪;马惠福;郑军;;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东海古新近系油气地质条件预测中的应用[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04期
13 郭康良;庄新兵;周永炳;;P333试验区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比与划分小层[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14 郭秀蓉;刘晓峰;姜涛;;垦西油田东营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研究——以K71断块区为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7年06期
15 王成林;李毓丰;张雷;赵宽志;党青宁;;塔中地区志留系薄互层砂体预测方法[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01期
16 韩绪军;丛宽;柴晓武;;花土沟油田高分辨率地层格架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6期
17 闫百泉;沈忠山;王龙;吴华;段银鹿;;大庆油田杏6区葡Ⅰ3_3小层的可分性[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8 梁正中;;济阳坳陷临盘油区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9年04期
19 雍自权;杨锁;钟韬;刘庆松;张琳羚;;大涝坝地区巴什基奇克组隔夹层特征及分布规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0 张增政;;海拉尔盆地苏31断块南屯组二段基准面旋回与沉积特征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波;;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层方法与大庆小层对比方法的讨论[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2 郭了萍;李登伟;李明和;;21世纪层序地层学的发展趋势[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倪新锋;陈洪德;田景春;张锦泉;韦东晓;;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渠永宏;隋新光;刘颖萍;郭雷;于志明;;油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与应用[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贾进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沉积特征与砂体预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吕大炜;李增学;王怀洪;吴立荣;刘海燕;;济阳坳陷车镇凹陷石炭—二叠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实践[C];2007年
7 李凤杰;王多云;王峰;;具坡折带的坳陷湖盆缓坡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刘柳红;罗平;马涛;杨式升;;松辽盆地南部扶新隆起带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沉积相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陈晓林;向伟东;李田港;方锡珩;;基准面旋回与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关系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直罗组为例[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姜在兴;鄢继华;张乐;;对层序地层和深水沉积研究的思考——地质/沉积可容空间转换对层序地层的修正[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薇;苏丹Palogue油田层序地层与储层分布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赵勇;东营凹陷北带构造—层序—成藏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古莉;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开发早期储层描述与建模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申本科;陆相砂砾岩油藏精细描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5 张公社;储层参数模型建立[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任宝生;碎屑岩储层建模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7 叶兴树;闵桥地区阜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低阻油藏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刘延莉;松辽盆地西斜坡高精度层序地层分析与隐蔽圈闭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9 李新虎;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10 袁红旗;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砂体定量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政俊;民南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剩余油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2 张广权;密井网区井震结合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微相展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冯动军;准噶尔盆地石南地区侏罗纪—早白垩世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4 陈方文;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丁振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研究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09年
6 胡罡;川东北部罗家寨构造带飞仙关组储层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7 单敬福;萨尔图油田北一区断西葡萄花油层储层精细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8 陈欢庆;靖安油田大路沟一区长2储层精细油藏描述[D];西北大学;2006年
9 于利民;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层序地层研究及有利区块优选[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10 张景军;杏南十二区SⅡ~PⅠ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