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富钴结壳综合评价
【摘要】:开发大洋矿产资源,开辟新的资源基地,是未来实现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含有多种战略稀缺矿种的富钴多金属结壳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在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日渐紧迫的形势下,对富钴结壳矿区进行综合评价是对富钴结壳进行研究和开发的必要环节。
本文总结了对富钴结壳矿区进行储量评估所必需的各种评估参数和评估方法,主要涉及到结壳的厚度、丰度、金属品位、覆盖率、含水率、密度、坡度、海山地形、水深、海山面积、坡度等参数。比较常用的资源量计算方法包括传统计算方法(算术平均法、邻近区域法、地质块断法)、克立格法、分形方位-估值等。目前普遍认为在富钴结壳的初查阶段和详查阶段应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资源量较好,而在整个调查的中期阶段则需用克立格方法才能较好地达到正确评估的目的。
根据A海山的资料,对A海山的地形地貌、测线分布、结壳特征和基岩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选择算术平均法,估算了A海山的储量。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外TAMU4个金属生产模式,进行经济评价。探讨了在该区建一年产300万吨干结壳的矿场的可能性。生产周期为30年,同时回收Mn,Cu,Co,Ni四种金属,冶炼厂址设在青岛,通过投入产出分析,研究了影响大洋富钴结壳开发企业投资构成的因素,分析了企业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大洋富钴结壳资源的勘探开发,虽投资巨大,技术复杂,且有很大的风险,但却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只要法律问题能得到保障,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能有效的加以控制,不对生态构成严重的破坏,再过20-40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大洋富钴结壳的商业性开采必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