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秦岭地区钾霞橄黄长岩的矿物学研究
【摘要】: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与国外报道的钾霞橄黄长岩一样,属于一套SiO2不饱和,富碱、镁和钙的超基性火山岩。钾霞橄黄长岩的矿物成分非常复杂,但以往很少有关于钾霞橄黄长岩中矿物学的报道。本文在前人对该火山岩区的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几个新的、以往从未做工作的火山岩筒的岩石学进行了研究,并对该钾霞橄黄长岩中的矿物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为岩石起源成因及岩石化学成分提供了矿物学方面的约束。
研究表明,本区钾霞橄黄长岩具有一套独特的矿物组合,其中斑晶相矿物包括橄榄石、单斜辉石、金云母,而且这些斑晶矿物普遍具有多世代、多成因的特征,并且单斜辉石斑晶的化学成分变化很大。本文对火山岩中斑晶相和基质中主要的矿物相进行了系统的电子探针分析,确定了各种矿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矿物种属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对火山岩中主要矿物的成因及其所包含的岩石成因意义进行了探讨,并证明本区火山岩中的矿物成分受岩浆总成分及其岩浆演化过程中成分变化的制约,如单斜辉石普遍发育环带,成分总是从富钙的透辉石向富钛的透辉石方向变化,这种变化与的岩浆演化方面的复杂性有关。金云母也具有富钛的特征,这种富钛的金云母是一种高压结晶相,因此火山岩中大量出现富钛金云母,反映出岩浆是在比较高的压力条件下产生的,而且挥发分在岩浆起源和形成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本区钾霞橄黄长岩基质中发育有单斜辉石或黄长石的微晶/微斑晶,其间为霞石(钾霞石)、白榴石、黄长石、方解石、磷灰石、钙钛矿、沸石等多种富碱、富挥发分的矿物充填,反映出本区岩浆向富碱方向演化的趋势。
|
|
|
|
1 |
喻学惠,赵志丹,莫宣学,王永磊,肖振,朱德勤;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和碳酸岩的微量、稀土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地幔柱-岩石圈交换的证据[J];岩石学报;2004年03期 |
2 |
董昕;赵志丹;莫宣学;喻学惠;张宏飞;李冰;D.J.DEPAOLO;;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岩浆源区性质[J];岩石学报;2008年02期 |
3 |
王永磊;喻学惠;韦玉芳;朱德勤;;甘肃西秦岭新生代钾霞橄黄长岩中的球状分凝体及地幔流体反演[J];现代地质;2007年02期 |
4 |
喻学惠;钾霞橄黄长岩:火成岩石学中一个新的研究热点[J];现代地质;2004年04期 |
5 |
伊海生;西秦岭拉日玛金矿床的生物成矿作用[J];四川地质学报;1992年S1期 |
6 |
晋慧娟,李育慈;西秦岭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岩沉积演化模式[J];中国科学B辑;1994年08期 |
7 |
王念忠,王俊卿,张国瑞,王世涛;西秦岭若尔盖、迭部志留纪和早泥盆世棘鱼类的首次报道──西秦岭志留纪和泥盆纪脊椎动物研究之一[J];古脊椎动物学报;1998年04期 |
8 |
李永军,刘社华,李注苍,李英;西秦岭温泉花岗岩体岩浆混合作用的地球化学信息[J];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
9 |
齐瑞荣;甘肃省西秦岭铅锌多金属矿考察圆满成功[J];西北地质;2003年04期 |
10 |
矫东风,吕新彪;西秦岭西部地区基于MAPGIS的金矿有利地段圈定[J];地质找矿论丛;2004年01期 |
11 |
黄可;;陕西秦岭、巴山的栓皮栎林[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Z1期 |
12 |
傅力浦
,李跃西
,宋礼生
,温玉领;西秦岭的志留系[J];地层学杂志;1983年04期 |
13 |
林兵,孔牧,禹华珍,喻芒清,柯宇新;西秦岭泥盆系层控铅锌矿带成矿物理化学条件[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
14 |
李永军,李英,刘志武,李注苍,李金宝;西秦岭温泉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岩浆混合信息[J];甘肃地质学报;2003年01期 |
15 |
杨式溥,胡云绪;西秦岭西段志留纪遗迹化石[J];现代地质;1992年04期 |
16 |
蒋岫芸;西秦岭北带泥盆系金矿成矿前景展望[J];铀矿地质;1995年03期 |
17 |
杨恒书,张凤岭,杨逢清,王治平;西秦岭造山带南缘黑水断裂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力学学报;1996年03期 |
18 |
王学明,邵世才,汪东波;西秦岭金矿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贵金属地质;2000年01期 |
19 |
毛景文;西秦岭地区造山型与卡林型金矿床[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1年01期 |
20 |
张国伟,郭安林,姚安平;中国大陆构造中的西秦岭—松潘大陆构造结[J];地学前缘;200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