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多金属结核氨浸渣与富钴结壳酸浸渣改性沥青实验研究
【摘要】:本研究是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管理的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五”项目“大洋多金属结核及富钴结壳浸出渣功能性填料应用技术研究”(DY105-2-04-14)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采自太平洋国际海域的多金属结核粉末经氨浸工艺提取Ni、Co、Cu后的氨浸渣以及富钴结壳粉末经酸浸工艺提取Ni、Co、Cu、Mn、Zn后的酸浸渣。本研究在前期对浸出渣化学成分、物相组成、物化性能分析测试以及吸附特性的系统研究基础上,重点开展以浸出渣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实验研究,研究了两种浸出渣与基质沥青的混合工艺,以及不同的添加量对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探讨了浸出渣对沥青的改性机理。
沥青改性可以显著地改善沥青的强度、热稳定性、耐老化性和粘附性。目前采用的沥青改性剂有橡胶类(SBR)、热塑性橡胶类(SBS)、热塑性树脂类(EVA)等有机物,以及炭黑、纳米碳酸钙、硅藻土等无机矿物。本文首次以浸出渣为改性剂,开展了路用沥青的改性实验研究。将预处理的酸浸渣、氨浸渣粉末分别按4%、6%、8%、10%、12%(质量%)添加到沥青中,通过加热(160℃左右)和机械搅拌(转速约600~800转/分)制得实验样品。观察发现,混合后的沥青无结块、分层现象。本文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规定的方法,对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运动粘度进行了测试,还按规范要求计算了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结果显示:改性后沥青的针入度较未改性者有明显降低,从72降至55(0.1mm,25℃);针入度指数由-1.14提高到-0.54;软化点和当量软化点分别由88.1℃、47.4℃提高到101.3℃、49.3℃;运动粘度由20.56(135℃,Pa·s)提高到30.88(135℃,Pa·s);弹性恢复由53.3%提高到61.9%;薄膜烘箱加热老化后的针入度比由77.7%提高到87.5%;常温延度与原沥青相当;当量脆点有所降低。结果表明:以浸出渣为改性剂,沥青的高温稳定性、感温性和耐老化性能得到了改善。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及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改性沥青的组成与结构变化,认为浸出渣改性剂与沥青在强制搅拌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主要是物相之间的分散、均混、吸附和交联,是物理意义上的共容,且形成了稳定、均匀的共混体系。浸出渣颗粒细小,分散性好,比表面积大,可以与沥青发生强烈的吸附作用,也可吸附沥青中的某种组分,从而改变了沥青中组分的平衡关系,进而增加了沥青的粘度,降低了流动性,提高了沥青的强度。
|
|
|
|
1 |
赵宏樵,吴建之,曾江宁;富钴结壳分析方法评述和结果对比[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2期 |
2 |
刘广山;低水平放射性测量技术在大洋多金属结核与结壳研究中的应用[J];辐射防护通讯;2000年03期 |
3 |
卜英勇,邱长军,唐红平,刘寿康,谢丽姣;富钴结壳模拟材料的研制[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4期 |
4 |
王勇智;刘洪滨;鲍献文;;强化开发保护洋底矿产资源[J];海岸工程;2007年04期 |
5 |
;日本拟在最东端岛屿抢先勘探海底稀有金属资源[J];中国粉体工业;2011年01期 |
6 |
丁宏达;;海底多金属结核的管道水力输送[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6年02期 |
7 |
张培志,冯旭文,钱江初,严健飞,金琳,俞锋,裘骏;人工合成1nm锰矿相与多金属结核的富集机制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8 |
李浩然;冯雅丽;李佐虎;王云山;;三相氧化法富集分离大洋多金属结核中有价金属[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9 |
周林立;胡光道;;分形理论在富钴结壳圈矿中的应用[J];矿产勘查;2010年02期 |
10 |
夏毅敏;聂四军;卜英勇;赵海鸣;;钴结壳螺旋切削采矿头截齿最大载荷的分布特性[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1 |
赵海鸣;卜英勇;王纪婵;罗柏文;;摆动式单波束超声波水下微地形探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
12 |
徐海良;杨培邦;;新型深海采矿水力输送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11期 |
13 |
冯福璋;冯雅丽;张文明;;大洋多金属结核1km海上开采实验系统扬矿管水平液动力分析和计算[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
14 |
何明
,姜山
,杨耀云
,武绍勇
,董克君;利用AMS方法开展星际~(26)Al合成的微小截面测量[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年00期 |
15 |
周知进;卜英勇;罗柏文;;海底钴结壳微地形测距系统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8年06期 |
16 |
廖春蓝;;深海采矿测控实验系统的数据后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机电工程技术;2009年08期 |
17 |
程振波;吴永华;石丰登;杨刚;石学法;;深海新型取样仪器—电视抓斗及使用方法[J];海岸工程;2011年01期 |
18 |
秦萍;与海浪为伴 畅游碧水50春[J];中国船检;2004年08期 |
19 |
周知进;文泽军;卜英勇;;小波降噪在超声回波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9年02期 |
20 |
刘爱军;周知进;卜英勇;龙迎春;;基于LMS自适应时延估计法的微地形测距系统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