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性研究
【摘要】:地质公园是近几年才产生的新生事物,它以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场所。该文以地质公园的有效保护为前提,从地质公园建设与当地经济互动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地质公园的保护性利用,从而实现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最终目的。该文选取泰山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地质公园发展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析了泰山地质公园的基本属性,并对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利用协调等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在分析评价结果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泰山地质公园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科学模式,弥补了泰山目前在地质遗迹保护性利用方面研究的空白,也为公园的管理者对泰山进行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地质遗迹的保护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分析泰山地质公园在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属性;第三部分,分析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及其类型特征,从资源本身及开发条件两方面对公园地质遗迹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第四部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利用协调度等级,并分别评价出泰山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程度为较好,利用程度为中等。第五部分,在评价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系统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了地质公园建设的两大主题——保护与利用,三大系统——保护系统、开发利用系统与管理系统和其包含的12项重要结构要素的内在关系,总结出了泰山地质公园保护与利用协调模式,并探讨性地提出了公园保护工程、开发利用工程和管理工程的具体实施措施;第六部分,总结了全文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