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性研究

谢萍  
【摘要】:地质公园是近几年才产生的新生事物,它以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疗保健、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的场所。该文以地质公园的有效保护为前提,从地质公园建设与当地经济互动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地质公园的保护性利用,从而实现保护地质遗迹资源的最终目的。该文选取泰山地质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国内外地质公园发展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分析了泰山地质公园的基本属性,并对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利用协调等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在分析评价结果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泰山地质公园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科学模式,弥补了泰山目前在地质遗迹保护性利用方面研究的空白,也为公园的管理者对泰山进行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外地质遗迹的保护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分析泰山地质公园在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区域地质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基本属性;第三部分,分析泰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及其类型特征,从资源本身及开发条件两方面对公园地质遗迹进行了定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第四部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利用协调度等级,并分别评价出泰山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程度为较好,利用程度为中等。第五部分,在评价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系统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了地质公园建设的两大主题——保护与利用,三大系统——保护系统、开发利用系统与管理系统和其包含的12项重要结构要素的内在关系,总结出了泰山地质公园保护与利用协调模式,并探讨性地提出了公园保护工程、开发利用工程和管理工程的具体实施措施;第六部分,总结了全文得出的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原始神秘的宝天曼[J];躬耕;2007年07期
2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J];国土资源情报;2010年06期
3 李晓琴;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J];四川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4 李静;;漫步科佩海岸[J];世界博览;2007年01期
5 王正开;程维;章荣来;李静;王岚;葛俊;;城市广角[J];杭州通讯(下半月);2008年10期
6 陈高峰;乐昌平;;庐山天下秀 钟灵数九宫——湖北九宫山省级地质公园[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年05期
7 陈金芳;湖北宜都奥陶纪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开发设想[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4年01期
8 ;资讯[J];风景名胜;2004年04期
9 叶际仁;;雁荡山的新篇章[J];风景名胜;2007年06期
10 希靖;;“碧水丹山大观园”[J];老友;2009年07期
11 ;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风景区[J];中国妇女(英文版);2006年02期
12 吴梅;符光宏;;科普宣传对地质公园建设和发展的作用探析[J];资源与产业;2009年01期
13 黄载杰;;地质公园旅游发展障碍之心理透视[J];魅力中国;2009年07期
14 ;编读[J];国土资源导刊;2009年08期
15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J];国土资源情报;2010年03期
16 李晓琴,刘开榜,覃建雄;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7期
17 钱小梅;赵媛;夏梦;;地质公园景区解说系统规划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8 蒋丽芹;;地质公园及其旅游开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7期
19 冉红梅;;八台山地质公园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07年01期
20 梅惠;李长安;;湖北省地质公园的科技旅游开发[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洁;倪昆;李明;;关于我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工作的思考[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2 王明常;邢立新;于小平;潘军;孟涛;李百寿;;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方世明;李江风;;GIS技术在地质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4 李江风;方世明;刘建华;;地质遗产保护与开发——以福建深沪湾地质公园为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5 朱云峰;祝贺;;SOWT分析法在神灵寨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中的应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6 欧阳辉;;从遗址博物馆到世界地质公园——自贡恐龙化石研究与保护[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翟辅东;;南岭国家地质公园群构建探讨[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安泽;;国家地质公园概论[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童潜明;;飞天山地质公园与观光农园相结合构建旅游新模型[A];飞天山丹霞地貌与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安泽;;论“四念”是做好地质公园建设的关键[A];全国第19届旅游地学年会暨韶关市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瑞杰;沙漠旅游资源评价及风沙地貌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陈俭;崇明岛都市型国家地质公园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和求;地质遗迹资源评价与地质公园经济价值评估[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高燕;生态服务功能导向的滨海地质公园开发与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6 杨更;新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特征、成因分析及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张春慧;地质公园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程驰;广西桂平白石山丹霞地貌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谢洪忠;滇中林柱状地质景观旅游价值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飞;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中勘界问题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吴彩云;地质公园游客满意度测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丹临;国家地质公园运营管理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陶贵俏;广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景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5 管慧泉;地质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探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6 丁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与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7 张贝;四川省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8 玉乐斯;“关系产权”视角下的国家地质公园的产权及利益格局[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石泉;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资源再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汪艳;地质公园景观规划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子;让地质公园“动”起来[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2 白照军;我省两大名山入围世界首批地质公园[N];河南日报;2004年
3 金世凯 吕道峰 俞巧云;六合建设地质公园[N];新华日报;2003年
4 顾迅建 丁蔚文;六合地质公园通过评审[N];新华日报;2003年
5 记者 武俊鹏 通讯员 王红杰;我省三处地质遗迹申报国家级[N];山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郄建荣;国家地质公园有望打破终身制[N];法制日报;2009年
7 本报驻温州记者 林妙静;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接受联合国考官中期评估[N];江南游报;2009年
8 赵志成 张雁林;大同火山群荣列国家地质公园名单[N];山西日报;2009年
9 刘瑛 窦烨刚;诸城:白垩纪恐龙地质公园列入“国家地质公园”[N];联合日报;2009年
10 记者 姜野;朝阳地质公园在全省唯一入围[N];朝阳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