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中元古界高于庄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重点研究燕山地区高于庄组的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特征,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
1、对蓟县中元古界高于庄组进行了详细的层序地层划分,将其划分为13个三级层序(SQ_1-SQ_(13)),并进一步归并为4个二级层序。将官地亚组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SQ_1-SQ_6),桑树鞍亚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_7,SQ_8),张家峪亚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Q_9-SQ_(11)),环秀寺亚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_(12),SQ_(13))。明显地提高了地层划分的分辨率和对比精度。
2、对天津蓟县中元古界张家峪亚组均一石灰岩中发育典型的MT构造成因进行了探讨,初步认为这些充填典型微亮晶方解石的构造是一种发育在席底生境上的由一系列复杂的作用过程所形成的与微生物有关的原生沉积构造。
3、对张家峪亚组灰岩中与MT构造共生的球状体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球状体不是前人所说的球状MT构造,而是一些实体球状宏观藻类化石,可以分为秋尔藻、寿县藻、塔乌藻和荚藻四种类型。其中秋尔藻最为发育。
4、天津蓟县剖面和北京延庆千沟剖面的详尽观察与研究表明,张家峪亚组以灰岩序列为特征,不发育叠层石,组成一个特别的非叠层石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表明在1450Ma左右可能发生过一次叠层石衰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