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寒武系构造—沉积作用及响应特征
【摘要】: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下寒武统发育厚层白云岩,白云岩内孔、缝、洞等次生孔隙发育,具有形成优质储层的有利条件;中寒武统沉积厚层膏盐岩,具有极强的封盖能力;同时,塔里木盆地台地相区中下寒武统发育优质碳酸盐岩烃源岩。三者在空间上构成了有效的生储盖配置关系,使得寒武系盐下白云岩具有极大的勘探潜力。
本文以构造地质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区域地震资料系统分析,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中下寒武统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从构造-沉积相互作用与响应的原理出发系统剖析了中下寒武统沉积特征和相带分布,并对不同沉积相带下的储盖层发育条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取得如下认识:
(1)中央隆起带中下寒武统发育一系列箕状断洼。箕状断洼主要分布于巴楚隆起和塔中隆起西南部。走向以北西南东向为主,倾向以北东、南西向为主。
(2)中央隆起带箕状断洼是在特定基底背景基础上,经过后期伸展、挤压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塔里木盆地基底剩余重力异常高带与箕状断洼分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基底磁异常资料得到的隐伏基底断裂走向与箕状断洼走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箕状断洼对中下寒武统沉积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中寒武统,箕状断洼深洼处泻湖沉积环境发育云质膏岩、膏岩;斜坡部位潮间带沉积环境发育膏岩、盐岩互层沉积;箕状断洼顶部潮上带沉积环境发育红色盐岩、泥岩。根据岩石岩性和岩层厚度对中寒武统盖层进行评价:箕状断洼深洼处为厚层盖层分布区,斜坡部位为中厚层盖层分布区,箕状断洼顶部为一般盖层分布区,三者均具有有效封盖能力。
(4)下寒武统箕状断洼内水体由深至浅依次发育灰质云坪、云坪、膏质云坪、盐质云坪沉积。通过对影响白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构造运动和岩溶作用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下寒武统白云岩储层进行评价,箕状断洼深洼处含灰云岩具有最好的储集物性;斜坡部位的含膏云岩和白云岩储集物性次之;箕状断洼顶部含盐云岩储集物性一般。
|
|
|
|
1 |
马丽娟,郑和荣,解习农;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裂构造及油气运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年02期 |
2 |
徐守余,李学艳;胜利油田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断层封闭模式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
3 |
高平,李丽君;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东营组构造及成藏条件研究——以现河庄油田为例[J];断块油气田;2004年02期 |
4 |
曾宪勇,毛江辉,王立杰,刘青河;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北部勘探潜力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S1期 |
5 |
李春芹,许建华,郝新武,周李军,王思文;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端复式油气成藏特征[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6 |
毛昌强;;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成藏条件分析[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7 |
贾志斌;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构造变动与油气分布的相关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2期 |
8 |
彭君,王秀林,武晓玲,王运所,何显莉;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南部油气成藏模式[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5期 |
9 |
文凤余;程若江;;聚合物溶液粘度不稳定因素分析与治理[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
10 |
刘学锋;巴彦浩特盆地中央隆起带成因机制及油气远景初探[J];河南石油;1997年03期 |
11 |
刘华,蒋有录,杨万琴,王宁;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油-源特征分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年01期 |
12 |
朱继田;郭明刚;刘志辉;;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勘探前景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12期 |
13 |
何家雄;夏斌;王志欣;孙东山;;南海北部大陆架东区台西南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前景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年03期 |
14 |
李丕龙;;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油气突破领域与勘探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5期 |
15 |
唐玄;张金川;边瑞康;李敬含;王艳芳;王敏;;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下奥陶统构造调整定量研究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地学前缘;2008年02期 |
16 |
马春生;许化政;宫长红;孙联中;;鄂尔多斯盆地中央隆起带奥陶系风化壳古油藏与靖边大气田关系[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2期 |
17 |
宁宁;陈孟晋;孙粉锦;许化政;;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风化壳古油藏的确定及其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年02期 |
18 |
朱继田;郭明刚;于俊峰;杨宝成;;乌石凹陷古近纪结构形成机制与成藏关系[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22期 |
19 |
秦永庆;周青;程朝华;;浅析惠民凹陷西部基山砂岩体[J];今日科苑;2008年14期 |
20 |
王克;查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油气事件成藏规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