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羌塘盆地东部岩浆岩与盆地深部动力学演化关系探讨

于海亮  
【摘要】: 本文以1:25万仓来拉幅区域地质调查为依托,主要研究羌塘陆块东部岩浆岩与盆地深部动力学演化关系。通过对羌塘盆地东部中新生代岩浆岩宏观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的深入剖析,探讨陆内逆冲推覆造山过程中的岩浆活动效应,为研究羌塘东部盆地发育的构造部位和盆山耦合过程提供深部地质学约束,同时也为恢复原型盆地类型和性质奠定动力学基础。 研究区内岩浆岩包括侵入岩与火山岩两部分,研究区内的侵入岩可统称为唐古拉山岩体,属区域上唐古拉岩浆岩带的组成部分。火山岩方面,按照火山岩时代及岩石特征,可将其分为四套不同的火山岩。它们分别是晚二叠世诺日巴尕日保组火山岩;早侏罗世那底岗日组火山岩;晚侏罗-早白垩世旦荣组火山岩和新生代查保马组火山岩。 唐古拉山岩体为板块俯冲和碰撞期间岩浆活动产物。结合区域构造分析和同位素年龄测试结果,该岩体是晚三叠世早期班公湖-怒江大洋向羌塘陆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岛弧环境产物。火山岩方面,诺日巴尕日保组火山岩应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靠近大陆一侧,类似于碰撞后期局部拉张环境,其岩浆源于亏损的地幔。那底岗日组火山岩应是与板块消减作用无关的,类似于拉张环境的靠近大陆边缘的类似于裂谷的环境中。旦荣组火山岩主要表现出板块内部活动带的特征,即处在一种靠近活动边缘的陆内的拉张环境。查保马组火山岩应属于在陆壳增厚的背景下,加厚陆壳底部产生的粗面岩岩浆上涌形成的粗面岩,时代应为中新世中晚期。 分析研究区岩浆活动特点和关键性构造界面的性质和变形特征表明,研究区内地质发展具有显著的多阶段性,由老到新分别为前石炭纪基底形成阶段和石炭纪-晚白垩世盖层发展阶段以及新生代陆内汇聚-高原隆升阶段,其中石炭纪-晚白垩世盖层发展阶段包括早石炭世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演化阶段、中二叠世伸展裂陷阶段、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构造发展阶段、早-中侏罗世盆地演化阶段、晚白垩世山前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陆松年,陈志宏,李怀坤,郝国杰,相振群;秦岭造山带中两条新元古代岩浆岩带[J];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2 邢凤鸣,徐祥;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岩的基本特点[J];安徽地质;1995年01期
3 张省举;董义国;;青藏高原中东部1∶100万区域重力调查及成果[J];物探与化探;2007年05期
4 吴顺发,周治新;冀北赤城──尚义地区航磁数据处理及其地质意义解析[J];黄金地质;1995年03期
5 金成伟 ,周云生;喜马拉雅和冈底斯弧形山系中的岩浆岩带及其成因模式[J];地质科学;1978年04期
6 弓小平;杨宗让;李进学;苏生瑞;;萨尔布拉克一带岩浆岩体的金成矿有利度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孟祥金;吕庆田;杨竹森;徐文艺;;长江中下游铜陵及邻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深部岩浆作用探讨[J];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8 吕金刚;王炬川;禇春华;李丽群;刘荣;雷红民;;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带西段卧龙岗二长花岗斑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6年06期
9 董国臣;莫宣学;赵志丹;朱弟成;王亮亮;陈涛;李冰;;冈底斯岩浆带中段岩浆混合作用:来自花岗杂岩的证据[J];岩石学报;2006年04期
10 张樵英 ,董月华;张家口—承德一带线性构造与含磷岩体的关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11 Ramos,V.A.;陈华;;南美南部:近700Ma的活动边缘[J];世界地质;1991年01期
12 邢凤鸣;扬子岩浆岩带东段基性岩地球化学[J];地球化学;1998年03期
13 张海东;刘建朝;江爱国;刘淑文;戈小红;;太行山南段平顺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0年03期
14 费鼎,成士兴,郝春荣;西藏中部构造特征及印度板块仰冲问题[J];地球物理学报;1981年04期
15 马吉群;;太行山南段邯邢式铁矿的构造特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16 蔡伯君 ,王成兴;论云南岩浆岩及其地质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79年01期
17 章金海;吴永开;黄辉;洪清照;;中国岩浆岩带的划分及其特征[J];地质力学学报;1983年04期
18 龚茂杨;;湘南香花岭—东坡岩浆岩带长石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J];湖南地质;1987年02期
19 汤加富,高天山,李怀坤;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格局和岩浆岩带的形成与演化[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4年02期
20 陈斌;马星华;刘安坤;木合塔尔.扎日;;锡林浩特杂岩和蓝片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对索仑缝合带演化的意义[J];岩石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晖;翟明国;;华北北部古生代大陆地壳增生过程中的岩浆作用与成矿效应[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2 杜世俊;屈迅;邓刚;张永;程松林;卢鸿飞;吴琪;徐兴旺;;东准噶尔和尔赛斑岩铜矿成岩成矿时代与形成的构造背景[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1年
3 庞振山;杜杨松;颜世强;章浩;;河南省西部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类地质特征及成因[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马兆同;郝广前;张庆花;国玮芳;;邹平火山岩盆地铜矿找矿远景研究[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5 张守林;傅水兴;李恭;;秦岭造山带岩浆岩地球物理场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王立全;侯增谦;李定谋;潘桂棠;管士平;须同瑞;;金沙江构造带中段晚三叠世碰撞后火山岩及其构造意义[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吴健生;丁海涛;陈冰;王家林;;东海中北部重力基底面的反演和初步解释[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邓万明;;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位置——关于青藏高原非对称陆内俯冲作用的讨论[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9 郑训平;;赣南天门山岩体南缘银多金属成矿区地质特征及远景探讨[A];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李斌山;高月梅;丁子建;;易县上铺—邢家庄瓷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A];2011建材非金属矿地质勘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柳长峰;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带及其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周肃;西藏冈底斯岩浆岩带及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关键地段同位素年代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骆必继;西秦岭造山带印支期岩浆作用及深部过程[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李小强;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地质特征及岩浆岩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赵芝;大兴安岭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及其构造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6 唐立梅;海南岛中生代两期构造伸展作用的岩浆记录及其大陆动力学意义[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海东;晋南平顺铁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及成矿预测[D];长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将伟;内蒙古东乌旗敖包特石炭纪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大地构造演化讨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袁野;三江地区南澜沧江岩浆岩带火山岩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3 何苗;安徽东至兆吉口地区岩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4 张程伟;宝格德乌拉地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5 徐云甫;青海省喀雅克登塔格岩浆岩及其与成矿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6 马玉涛;恰库尔图地区晚古生代岩浆系列及大地构造背景分析[D];新疆大学;2013年
7 黄贻梅;安徽省繁昌盆地成岩作用及桃冲铁矿成矿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8 宋志冬;西昆仑麻扎地区岩浆岩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高坡;山西平顺地区西安里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屈云燕;宝音图斑岩钼矿与智利斑岩铜钼矿带成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荣慧;我国潜伏优质能源危机[N];中国矿业报;2001年
2 孙宇浩;华北矿产资源家底摸清[N];中国矿业报;2004年
3 特约记者 杨健 娄玉行;华北陆块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厘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