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地区工程地质稳定性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
为满足胶州湾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需求,s,简称AHP法)分别建立了陆域和海域的稳定性层次分析模型;通过层次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得出9种陆域因素和4种海域因素对工程地质稳定性影响程度的权重。
在1:10万的底图上,对胶州湾地区进行了单元网格剖分,共剖分单元409个,其中陆域343个,海域66个;对陆域采用边长为3km的正方形网格剖分,对海域单元进行了加密剖分(沿NW~SE对角线将正方形单元剖分为两个三角形单元)。
基于研究区的基本稳定性特征,采用由“稳定”、“较稳定”及“较不稳定”构成的3级评价体系对研究区进行稳定性评价分级;建立了13种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等级划分标准,并运用简便的隶属度函数求取单因素隶属度值。基于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Gray-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GF评价),对陆域稳定性和海域稳定性分别进行了两级和一级GF评价,得出研究区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及区划;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说明,且针对不同稳定性等级的区域,提出了可供工程建设参考的建议。通过比较评价结果与区内各类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布特征,发现二者的吻合程度较高,表明层次分析法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适用于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综合评价研究。最后,针对论文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问题,并对区域工程地质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进行了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