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演化—改造与油气成藏效应

廖昌珍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最早发现油田的盆地之一,以构造简单、构造平缓、沉积稳定、地层整合而闻名,从下古生界至中生界均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侏罗纪是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可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构造变形阶段。这两阶段对应盆地的演化和改造不同阶段,对盆地油气的生、储、盖、运、保起着不同的效应。 早中侏罗世,盆地处于弱引张应力环境,引张方向近N—S至NNE—SSW向,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周边地带,其发生与晚三叠世华南—华北地块沿秦岭造山带碰撞后的陆内应力场调整作用有关。早中侏罗世稳定的构造环境,沉积了侏罗纪良好的储层和稳定展布的盖层。 中晚侏罗世,盆地遭受多向挤压应力作用,挤压方向近W—E、NW—SE和NE—SW,在盆地周缘形成展布方向不一、构造样式不同的边界挤压构造带,盆地轮廓基本定型。西缘近N—S向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形成与阿拉善地块和陇西地块向东挤出作用有关;东缘及东南缘总体呈“S”形展布的挤压边界带表现为反向逆冲断裂及其相关褶皱,推测发生在山西台褶带深部滑脱系统的前锋上盘断坡。盆地北侧大青山地区近东西向大型推覆构造和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盆地构造挤压反转,表明阴山造山带在中晚侏罗世时期强烈的N—S向缩短变形和再生造山。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边界构造带记录了中晚侏罗世强烈的陆内多向内挤压作用和大陆地壳增厚过程,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与周邻不同板块(古太平洋、西伯利亚、特提斯)同时向东亚大陆汇聚产生的远程效应有关。中晚侏罗世多向挤压变形加速了鄂尔多斯盆地生烃过程,对多种能源矿产的富集和定位产生重要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晋香兰;张慧;;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侏罗纪煤系烃源岩的分布特征[J];中国煤炭地质;2010年01期
2 黄文辉;敖卫华;翁成敏;肖秀玲;刘大锰;唐修义;陈萍;赵志根;万欢;FINKELMAN Bob;;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煤的煤岩特征及成因分析[J];现代地质;2010年06期
3 李小彦;司胜利;;鄂尔多斯盆地煤的热解生烃潜力与成烃母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8年03期
4 顾广明;李小彦;晋香兰;;鄂尔多斯盆地优质煤资源分布及有利区块[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年04期
5 李小彦;王杰玲;赵平;;鄂尔多斯盆地优质煤的分类与评价[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年04期
6 孙宜朴;杨伟利;王传刚;黄宏伟;蒲泊伶;;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历史分析[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7 程鑫;郭强;;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安组延9储层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21期
8 田亚铭;施泽进;宋江海;吴小明;高翔;邹永东;;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长组砂岩储集层裂缝特征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9 张参;刘池洋;王建强;宋立军;;中侏罗世延安期汝箕沟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关系探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年02期
10 李增学;李江涛;韩美莲;余继峰;柳汉丰;;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聚煤规律及对多能源共存富集的贡献[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1 胡朝元;钱凯;王秀芹;施振生;张光武;许惠忠;;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多藏大气田形成的关键因素及气藏性质的嬗变[J];石油学报;2010年06期
12 王锋;刘池洋;赵红格;杨兴科;苏春乾;;贺兰山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关系[J];石油学报;2006年04期
13 赵俊兴;陈洪德;傅锁堂;田景春;郝毅;苏中堂;申晓丽;;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与盆地充填演化耦合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14 陈安定;王文军;;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启示[J];海相油气地质;2003年Z1期
15 张松航;汤达祯;李丹梅;王娟如;许浩;冷雪;;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复杂断块区构造控气作用[J];中国煤层气;2006年01期
16 赵希刚;吴汉宁;韩玲;王靖华;柏冠军;;鄂尔多斯盆地环弧构造的多源信息特征识别[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7 王冬;;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北部潜水硝酸盐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地下水;2006年04期
18 夏勇;康锐;杨友运;;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沉积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9期
19 傅强;李益;;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长7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06年04期
20 孔庆芬;;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春纪;康明;杨友运;涂其军;;鄂尔多斯盆地砂岩铀矿化概念模型及与有机质可能关系——从宏观动力学模拟到显微矿化探究[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晋香兰;;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古地理演化与聚煤作用[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杨兴科;苏春乾;王峰;杨永恒;季丽丹;赵亮;;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中生代构造环境分析[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张子福;;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志丹群环河—华池组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2)[C];1988年
5 麦昌荣;;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沉积中心探讨及其找油气前景[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集刊(第11-12号)[C];1994年
6 张子福;苗淑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华亭—陇县地区志丹群的孢粉[A];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5)[C];1989年
7 文冬光;邱心飞;王德潜;侯光才;王志民;J.V.TURNER;;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同位素特征[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谢渊;王剑;谢正温;李令喜;邓国仕;;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含水岩石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郧城;侯光才;文东光;王冬;;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形成的古气候条件[A];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王辉;康高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县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控煤作用分析[A];鄂尔多斯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和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欣卫;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富烃凹陷特征及其形成的动力学环境[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洁;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庆银;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建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D];西北大学;2010年
5 袁珍;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上三叠统油气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冯兵;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场及石油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梁积伟;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和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宋广寿;鄂尔多斯盆地0.3毫达西类储层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邓秀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大型岩性油藏成藏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米敬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运聚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昌珍;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演化—改造与油气成藏效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李建星;鄂尔多斯盆地红粘土分布特征与新构造运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邓媛;鄂尔多斯盆地楼坊坪区块延10基础地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华;鄂尔多斯盆地郑庄油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D];西北大学;2010年
5 黄培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冯哿;产业集群视角下鄂尔多斯盆地煤炭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周进高;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马家沟组岩溶型储层的表征与预测[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范萌萌;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沉积相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梁英;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西组天然气储集条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10 王磊;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建模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芳;能源“聚宝盆”将派“大用场” [N];经济日报;2003年
2 记者 杨文礼 通讯员 陈静;鄂尔多斯盆地将建成环形集输管网[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马永 黄普根 通讯员 王玉梅;闻油而动 攻坚鄂尔多斯[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窦涛;“聚水盆”发现前后[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通讯员 杨学庆王玉梅;鄂尔多斯盆地非纵勘探生产进入规模化生产[N];中国石油报;2008年
6 陈红娟;鄂尔多斯盆地(铜川部分)能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N];铜川日报;2008年
7 呼跃军;鄂尔多斯有望成为能源接续基地[N];中国化工报;2008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汪俞佳;内蒙古扬眉吐“气”[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田雪莲 于德福 本报特约记者 夏鹏 郝晓红;水润鄂尔多斯[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记者 凌须斌 通讯员 元大林;青海钻井队远征鄂尔多斯盆地和毛乌素沙漠[N];青海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