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与矿体定位预测
【摘要】:
大尹格庄金矿床是胶东招平断裂带中部典型的大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论文以系统的野外地质观测和矿床探采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大尹格庄金矿床的成矿背景、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和矿化网络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其矿体定位规律,并进行了成矿预测。
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有招平断裂、大尹格庄断裂、南周家断裂、南沟断裂,金矿床的形成与分布严格受到断裂构造控制。招平断裂既是控矿构造,又是导矿和容矿构造,沿玲珑花岗岩体与胶东群的接触面展布,矿床产于断裂下盘的玲珑花岗岩体中。大尹格庄断裂是晚于招平断裂的成矿前或成矿期构造,它把招平断裂错为南北两段,北段形成Ⅱ号矿体群,南段形成Ⅰ号矿体群,两者地质特征有较大的差异。南周家断裂为成矿后的浅部脆性断裂,南沟断裂为成矿前的基底构造,二者对矿体没有明显的影响。
矿床的构造-蚀变-矿化分带明显,构造分带控制了蚀变和矿化分带,形成了有序分布的矿化类型。距断裂面由近到远依次发育了黄铁绢英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
大尹格庄金矿床的矿体分布总体上受各级构造联合控制,各级构造的影响作用随深度变化。在浅部,主干控矿构造控制矿化总体展布(蚀变带的分布),次级构造则控制了矿体在蚀变带内赋存的具体位置、形态及局部富集,矿体一般形态复杂,多呈枝脉状,矿化类型多样,品位变化较大;随深度的增加,浅脆性次级构造控矿作用逐渐减弱,主干断裂不但控制了矿化蚀变带的展布,而且直接控制了矿体在蚀变带内的产出样式,矿体形态简单,随招平断裂主裂面变化,多呈大脉状,矿化类型单一,品位分布均匀。Ⅰ、Ⅱ号矿体的厚大部位自上而下明显向NE方向侧伏。主矿体定位于招平断裂带内;一定规模的NEE向次级断裂、与招平断裂主裂面平行的次级断裂、招平断裂带与其分支组成的的“y”字型构造、多条NE与NW向断裂交汇而成的菱形区、构造岩和断层泥厚大部位、已知矿体NE侧伏方向是成矿有利位置。
预测成矿重点区在已知矿体的NE侧伏方向,预获金金属量158,421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