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的示踪研究
【摘要】: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岩溶地下水是济南工业及生活用水的优质水源。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泉水自然喷涌。20世纪80年代至今,地下水的长期开采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发生了改变,天然化学平衡被打破,济南名泉面临消失的危险。保泉供水是保障济南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本文应用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水文学等多学科方法,以济南泉域平安店、西郊、市区和东郊等四个排泄区为研究区域,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两次采集地下水化学和同位素样品,采用惰性化学成分(Cl-和NO3-)、主要离子比例(Mg2+/SO42-)和氢氧稳定同位素(2H和18O)等多种示踪方法,分别从溶质和溶剂角度,研究了济南岩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碳酸盐岩含水层的脱白云石化、氢氧稳定同位素温度效应和高程效应,分析了现状开采条件下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变化和岩溶水系统的环境变化。
济南岩溶地下水基本上处于有氧条件下,本文首先利用Cl-和NO3-(有氧条件下)保守和惰性的特征,示踪分析补给区的大气降水输入,筛选出未明显污染的西郊排泄区地下水样品。进而,利用西郊的测试数据定量研究了含水层中水-岩相互作用,得到脱白云石化过程的Mg2+/SO42-比值,对地下水样品进行水化学及污染特征示踪。最后,利用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和温度效应,示踪研究岩溶地下水的补给特征。
三种示踪方法综合研究的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岩溶水向上顶托补给浅层地下水或者溢出成泉;长期开采条件下,地下水原有的分层性被打破,当地降水、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垂直向下入渗,和岩溶水混合,使之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济南泉域市区和东郊开采区的岩溶水补给主要为当地降水、当地浅层地下水与岩溶水的混合,西郊和平安店开采区的大部分岩溶水仍为来自南部补给区的岩溶水,小部分受到了当地降水补给水体的混合。
岩溶地区含水介质的多重性和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岩溶水地区地下水运行规律的复杂性。多种示踪方法相互补充和印证,弥补了单一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在岩溶水的研究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当前济南泉域开采的“岩溶水”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岩溶水”的研究结论,对探讨合理的保泉供水方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
|
1 |
邢立亭;吕华;高赞东;周瑞;;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的COP法及其应用[J];有色金属;2009年03期 |
2 |
汪家权,吴义锋,钱家忠,李福林;济南泉域岩溶地下水三维等参有限元数值模拟[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3期 |
3 |
谭红鑫;;岩溶及其工程处治措施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7期 |
4 |
Schmieder A.;高光溥;;在强岩溶水威胁下矿山防治水的对策[J];矿业工程;1979年10期 |
5 |
刘溱蕃;;南洞地下水系统的航卫片判释[J];勘察科学技术;1988年02期 |
6 |
张志忠,于礼山;徐州市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机理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9年01期 |
7 |
刘思秀;杭州市西部岩溶山区地面塌陷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初步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年01期 |
8 |
张强,许模,蒋良文;毛坝向斜水动力环境的水化学—同位素信息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1年02期 |
9 |
仝长水,高义丰,聂新良,毕大园,孙继云;豫北某地岩溶水中氯化物污染原因初探[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年05期 |
10 |
张小琴;;浅谈柳林泉污染原因及治理[J];地下水;2007年06期 |
11 |
周锦中;江中乐;;丰城煤矿区长兴灰岩水文地质特征[J];江西煤炭科技;2008年01期 |
12 |
许晓民;田秋生;李树春;;利用自然井液电阻率法确定岩溶含水层[J];煤炭技术;2008年07期 |
13 |
许晓民;田秋生;李树春;;利用自然井液电阻率法确定岩溶含水层[J];煤炭技术;2008年08期 |
14 |
孙胜利;杨定超;;探地雷达在煤矿巷道掘进探测岩溶中的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0年03期 |
15 |
叶贵钧;中国北方煤矿区岩溶水资源的勘探与开发[J];中国煤炭;1995年01期 |
16 |
付晋清;;岩溶水的突水机理分析[J];山西煤炭;2009年01期 |
17 |
崔秀忠;刘汉雄;;湘中斗笠山矿区深部矿床资源开发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9年08期 |
18 |
彭程;马德成;苏富彬;;湖南柿竹园矿区野鸡尾南部坑道涌水原因及治理方案[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0年03期 |
19 |
陈陆望,桂和荣,胡友彪,许光泉,袁文华;皖北矿区煤层底板岩溶水水化学特征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2期 |
20 |
张彦青;岩溶水的突水机理分析[J];山西焦煤科技;2004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