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消耗演化复杂性模型及应用研究
【摘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致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导致现代科学对之研究向其复杂性和演化方面深入,同时,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致的矿产资源消耗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它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此,应用演化经济理论和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研究矿产资源消耗经济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演化经济理论和复杂性科学对社会经济研究的进展和取得的先进成果,系统阐述演化复杂性建模研究基础,研究矿产资源消耗演化的经济关系,将人口、经济、技术、制度变量引入矿产资源消耗经济系统中,建立矿产资源消耗的演化模型,并应用统计数据对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对矿产资源消耗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其主要成果和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开放经济系统中建立矿产资源消耗的经济系统模型。模型中分析了人口、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与矿产资源消耗演化的关系。从系统层次上阐述矿产资源消耗作为一个经济系统整体存在和发展,系统表现出分形、混沌等复杂性行为。
其次,应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中国的统计数据,对矿产资源消耗演化的复杂性关系进行了检验,结论包括:①人口、经济增长和资源消耗的之间存在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且它们之间发展的结构关系不稳定;②投资对能源矿产消耗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人口增长、投资、出口对能源矿产消耗的影响系数分别是3.22、7.79、10.56,社会消费与出口之间对资源消耗的影响存在互斥效应;③矿产市场价格源于一个分维数为3.396、最大Lyapunov指数为0.036的混沌系统;④技术进步与矿产资源消耗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技术进步的总体效应是增加了资源的消耗量;⑤中国经济制度改革缺乏资源利用效益考虑,GDP的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再次,通过制度改革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耗之间的关系出发,定量分析了中国制度改革对矿产资源消耗的影响。
最后,建立了矿产资源消耗的演化模型,并对模型应用中的函数选择作了分析。模型中的变量包括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分工与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员比例、经济总产出(投资、消费和出口)、价格、技术、制度、可利用资源总量。
|
|
|
|
1 |
晓非;矿产资源开发与应用最新专利简介[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0年03期 |
2 |
聂凤军,江思宏;21世纪矿产资源与人类生存环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年01期 |
3 |
谭永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的动态监测方法探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
4 |
李毅,张士运;矿产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价方法[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0年05期 |
5 |
常前发;谈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矿业;2000年06期 |
6 |
童潜明;新型农用矿产资源的开发研究[J];中国地质;2000年07期 |
7 |
刘国平;中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有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地质;2000年12期 |
8 |
殷燚;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地质;2000年12期 |
9 |
潘彤,马梅生,康祥瑞,张远生,郝振中;矿产资源资产及其评估方法[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年05期 |
10 |
瞿鸿模,曹新向;河南省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和利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11 |
沈振宇,朱学义;国有矿产资源总价值计量模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0年03期 |
12 |
文福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转换研究——以鸡西市为例[J];克山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
13 |
木合塔尔·买买提;新疆矿产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J];新疆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14 |
方建华;玉溪市矿产资源开发环境影响的特点及对策[J];云南环境科学;2000年02期 |
15 |
吴荣庆,姚彤;矿产资源“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基本构架及政策建议[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1年05期 |
16 |
罗元华;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及发展规划思路[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年05期 |
17 |
;什么是矿产资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年05期 |
18 |
;中国进一步鼓励外商勘采非油气矿产资源[J];化工技术经济;2001年01期 |
19 |
杨占兴;辽宁省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国土资源;2001年06期 |
20 |
冯佐海,柏元夫,黄朝关;广西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