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摩擦型抗浮地锚的特性研究

张有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大量带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物、地下车库、地铁、地下商场等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抗浮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在解决抗浮问题中摩擦型地锚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有关抗浮地锚的理论研究已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影响地锚承载力的因素较多,这也使得合理进行地锚设计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对实际工程中的抗浮地锚进行现场试验测试,并采用可以考虑土体应变硬化-软化与体积剪胀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层状土体中拉力摩擦型地锚和群锚的受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本课题研究成果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工程应用上,有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通过现场试验,抗浮地锚进行等级荷载张拉时,随着荷载的逐级增加,地锚锚头位移以及沿地锚不同部位的受力也逐渐增加;并且在不同等级荷载情况下,随着深度地锚各部位的轴力逐渐减小,从而说明抗浮地锚受拉时,荷载传递是由锚头向底部传递。通过数值分析,得到了与现场试验结果相近的规律,验证了数值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本文对成层土体中的摩擦型地锚进行了受力分析,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地锚锚固力将会降低;锚固在基础底板下的垂直地锚,在开挖深度大于5m后,锚固力受超固结比的影响而趋于定值。将层状土体简化成单层土体来计算地锚的锚固力其误差不大。但在层状土体中的地锚宜采用双层保护,以免水泥浆体开裂,造成钢绞线锈蚀,影响地锚的长期锚固力。地锚的拉拔力随SPT-N值、覆土深度、锚固段长度及地锚直径的增加而提高,其中在受力范围内又以增加地锚锚固段长度的效果最佳。 对群锚研究而言,由数值分析发现,对于2×2排列的群锚,水平间距为2D(D:地锚直径)时,群锚效应系数有75%~80%;当水平间距大于6D后,群锚效应系数可达98%以上,甚至不受群锚效应的影响。群锚周围土体的屈服区域随覆土深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地锚的水平间距能减少地锚拉拔力受群锚效应的影响。比较2×2与3×3排列群锚的群锚效应与水平间距的关系中发现,在相同的水平间距下3×3排列的群锚受群锚效应的影响比2×2排列群锚显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云信;;有限元反分析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J];煤矿机械;2006年11期
2 邓卫东;周群华;严秋荣;;植物根系固坡作用的试验与计算[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5期
3 周昌慧;刘梓松;杨蕾;;隧道支护与稳定性分析评述[J];露天采矿技术;2008年01期
4 唐囡;刘秋洪;祁大同;;离心通风机气动噪声数值研究的现状与分析[J];流体机械;2008年11期
5 赵刚;刘波;侯为民;;发动机稳定性评定数值分析方法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02期
6 ;数值分析方法与工程应用[J];岩土力学;2009年03期
7 刘毅;张德荣;;数值分析方法在混凝土坝安全评估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3期
8 牟传文;;国外铁路简讯[J];中国铁路;1980年20期
9 王玉杰;;低温塑料[J];低温与特气;1985年01期
10 李步雷;大亚湾核电站高效过滤器和碘吸附器现场试验的质量控制[J];辐射防护;1998年02期
11 张平;宋仲明;;基于Matlab的击实试验数值分析方法[J];交通标准化;2006年Z1期
12 周厚贵;;到现场找答案[J];求是;2006年04期
13 ;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750 kV电气主设备交接试验掠影[J];陕西电力;2006年01期
14 史扬;鲍喜;;励磁系统中发电机调差系数试验及分析[J];华北电力技术;2006年08期
15 曹中杰;杜青;;粘钢加固某特大桥对比性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16期
16 洪家宝;张华华;钱玉林;;水平荷载作用下PHC管桩的有限元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7年11期
17 王健飞;;击实试验数据的Matlab数值分析方法[J];勘察科学技术;2008年04期
18 王金国;丁阳;;钢桁架屋面体系静力及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8年11期
19 黄丽坚;杨长城;黄培;;数值分析应用于材料摩擦学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9年04期
20 赵英男;邵国辉;赵越;许建新;;红石水电站4#水轮机水力稳定性的试验研究[J];大电机技术;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晶;王丰元;;驾驶员视觉特征与驾驶安全的关系研究[A];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宪明;林皋;李元亮;徐勋长;李林;;土钉支护软土边壁(坡)现场试验研究[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家全;周健;丛林;邓益兵;;高填方加筋新旧路堤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胜军;朱芳清;阎达;;预应力锚杆加固海河堤岸的承载力分析[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建林;贺广龙;李正兵;;预应力锚索自动张拉监控系统研究[A];第八次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潘宣何;刘晓平;陈中秋;;岳阳新港集装箱堆场沉降观测试验及预测分析[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9年
7 陈斌;陈国兴;朱定华;刘雪珠;苏晓梅;;城市轨道交通对场地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玉成;杨光华;胡海英;乔有梁;姚捷;曾进群;;某滑坡体滑带土抗剪强度试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万禧;李炜;;平行钻孔控制致裂岩体应力量测研究[A];面向21世纪的岩石力学与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6年
10 韩瑜;尹龙萍;龙玲;刘睿;黄碧兰;刘士远;;一种纳米材料生物安全性的数值分析方法[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有;摩擦型抗浮地锚的特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何思明;预应力锚索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蔡靖;岩土隐蔽结构缺陷量化分析及小波变换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唐孝芬;海上油田深部调剖改善水驱技术与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张峰;新型外动颚颚式破碎机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
6 臧亚君;山区矸石山降雨入渗特性及其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丁福云;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牛思胜;黄土地区台后跳车柔性搭板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冯小军;快速模具模塑成形的数值分析及过程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黎中银;水平高压旋喷工法在预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祥;优化压裂液及现场应用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2 董海波;CFG桩复合地基在大型储罐地基处理中的试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郭树华;块基型泵站折线式底板地基反力分析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周妍;萨中开发区中区西部聚驱储层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5 张建文;饱和粉土地基液化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赵红;低液限粘土路堤修筑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7 董燕君;岩土预应力锚索荷载传递规律及其设计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8 宋洋;涌潮冲击排桩式丁坝的数值模拟和动力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吴海涛;大空隙的深厚覆盖层围堰高压旋喷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蒋召平;螺杆泵驱动装置故障诊断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郑美清;携手打造崭新商业模式 汇集通信娱乐商务一体[N];福建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陶文忠 通讯员 张士维;大庆采一稳产32年[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中国首次启动近距离通信手机支付现场试验[N];人民邮电;2006年
4 记者 王志田 通讯员 郑昕;世界首例三元复合驱工业化现场试验启动[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记者 潘竑;移动支付 全新体验[N];金融时报;2006年
6 蔡芸;中国首次近距离通信手机支付现场试验启动[N];中国经营报;2006年
7 记者 刘立岩 特约记者 黄朝晖;我国大口径高清晰度管道漏磁检测器进入工业现场试验[N];石油管道报;2005年
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摘登 关于现场试验[N];中国水利报;2002年
9 记者 裴丽;大庆油田以科技创新为百年常青注入活力[N];大庆日报;2005年
10 周蕾;厦门启动NFC手机支付现场试验[N];网络世界;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