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鄂尔多斯内蒙能源基地水体、植被演化特征

王艳伟  
【摘要】: 鄂尔多斯处于黄河“几”字形内部,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该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疏,地表沙化与水土流失严重,随着能源基地的经济高速增长,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能源基地建设的瓶颈。众所周知,植被是防止水土流失的积极因素,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器”,植被的变化能够反映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地下水与植被盖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评价地下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效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总结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利用landsat数据和美国航天局发布的最新MODIS NDVI(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数据,结合研究区内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在区域大尺度范围内,对内蒙能源基地70年代至今生态植被和水体的空间分布和多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上世纪60年代至2000年,无定河流域径流量与基流量变化呈下降趋势,对黄河径流量的减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流量大小的空间分布沙漠地貌要大于黄土高原地貌。 (2)鄂尔多斯内蒙研究区内的湖泊从70年代末以来面积逐渐萎缩。湖泊萎缩量大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高程相关,萎缩量大的湖泊大多分布在高程较大的区域,即区域分水岭附近;萎缩量小的湖泊分布在高程值较小,地势低洼地区,为区域的排泄地带。 (3)研究区内植被从198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1980年至1990年好转幅度不大,1990年以后植被NDVI指数明显增加,植被变好趋势显著。年内植被从4月开始生长,7、8、9三月植被长势最好,植被春季生长的趋势要缓于秋后枯萎的速度。 通过对水体、植被以及气象、水文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作者认为植被的增长是造成内蒙能源基地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崔文贵;;内蒙西部能源基地的供水途径[J];内蒙古水利;1988年02期
2 杨根生,陈渭南,刘阳宣,刘连有;陕晋蒙三角地带能源基地风沙沙源物质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年01期
3 陈伟;;内蒙古煤炭产业优势及发展——国家战略能源基地的未来[J];西部资源;2006年06期
4 赵存兴;晋陕蒙接壤地区能源基地解决粮食供应的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年03期
5 高旭艳;;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应对思路[J];地下水;2007年06期
6 任泽信,马志正;论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1998年01期
7 刘海江;;榆林能源化工基地水资源配置问题探讨[J];陕西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1期
8 彭珂珊;;陕晋蒙三角区自然环境面临的主要灾害及对策[J];灾害学;1991年03期
9 孙建平,魏玉梅;能源基地重点地区水资源危机及应采取的对策[J];地球学报;2001年04期
10 钱云;俞天贵;;绿洲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11 ;关于筹建青海大规模光伏发电与水电结合的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的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1期
12 梁坤祥;阎震鹏;樊溶河;;试用有限差分法评价三门峡西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J];河南国土资源;1988年03期
13 ;院士与专家共商我国未来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J];干旱区地理;2005年04期
14 梁仁彩;试论能源基地的类型及其综合发展[J];地理研究;1985年02期
15 侯奎,陈万勇;开发和建设西南能源基地是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年02期
16 李锐;晋陕蒙能源基地建设与环境整治[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6年03期
17 许四复;山西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J];经济问题;1980年08期
18 赵艺学;李洪建;杨淑婷;;山西省耕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0年01期
19 许红;中国能源基地的东西两极 新疆能源基地建设与中国海域的能源开发[J];科学中国人;2004年10期
20 侯奎,陈万勇;开发和建设西南能源基地的战略意义[J];自然资源学报;199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敏英;;建设新型国家战略能源基地的内蒙古煤炭工业发展战略[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孙建平;魏玉梅;;能源基地重点地区水资源危机及应采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山西新型能源基地发展研究”课题专家评审意见[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4 中国生产力学会;"山西新型能源基地发展研究"课题组;;山西新型能源基地发展研究——研究报告内容摘要[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5 ;鄂尔多斯能源基地能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调控研究[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6 孔珂;解建仓;肖志娟;张江滨;;陕北能源基地的水市场研究及政策建议[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新疆将建全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A];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研讨会专辑[C];2005年
8 汪一鸣;;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建设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问题[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9 林传华;;能源工业城市的转型与环境保护[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内蒙古正在打造国家级“生物质能源基地”[A];2009第三届中国民用炉具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2009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及技术交流会会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伟;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2 申振东;贵州能源经济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国平;辽宁阜新煤矸石资源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檀学燕;中国进口液化天然气可持续发展战略[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张涛;甘肃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我国能源安全与建设新疆能源基地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艳伟;鄂尔多斯内蒙能源基地水体、植被演化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徐腾;并行预处理共轭梯度法在内蒙能源基地地下水流场模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陆东;山西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石志忠;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建设项目总体发展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6 高辉;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新型工业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汪丽芳;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乌兰陶勒盖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D];吉林大学;2009年
8 张毅;从能源与国家安全探讨山西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措施[D];山西大学;2005年
9 立民;内蒙古煤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张楠;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栋;甘肃临夏将建全省水电能源基地[N];中国水利报;2006年
2 李珊;福田投资中山12亿元建新能源基地[N];中国工业报;2011年
3 特约记者 张启业;涡阳打造亿吨级能源基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乔地通讯员 贺志斌 陈新刚;河南方城:农业大县崛起再生能源基地[N];科技日报;2007年
5 曹爽 张巧平;专家呼吁在内蒙古建立国家级能源基地[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张玺;从“金三角”到能源基地[N];工人日报;2005年
7 记者高风;能源基地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N];人民日报;2002年
8 见习记者  黄俊 通讯员  郑荔 赵正洪;三个月内两次刷新安装纪录[N];福建日报;2006年
9 记者 王鹏徐靖;打造电力能源基地[N];广州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戴恩国 高显洲;着力打造新型能源基地[N];中国冶金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