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金多金属矿集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摘要】:
北衙金多金属矿是与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代表之一,一直是地学工作者们们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通过对不同矿段不同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的野外观察,以及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探讨该区不同类型金多金属矿床之间的内在成因联系,建立以富碱班岩为主导的成矿系列,成矿作用关系以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斑岩-热液成矿模式,为在该区(特别是外围地区)进一步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资料。研究表明:
北衙地区包括了斑岩成矿系列和表生成矿系列两个系列矿床,其中斑岩成矿系列由矽卡岩型铁金矿,斑岩型铜金矿,爆破角砾岩型金多金属矿,热液脉型铁金多金属矿组成,这些矿床的矿体空间分布、控矿因素、围岩接触、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的自然类型,、成矿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含矿岩系组合等特征存在不同,但是都与富碱斑岩有关。
对本区中脉石英和富碱斑岩中的流体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本区存在3种流体,即高温高盐度流体、中高温高盐度流体、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流体总体属于NaCl-H2O体系,均一温度范围在132~﹥550℃之间,盐度范围在1.9~61.1 w(NaCleq)%之间。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显示流体中富含Cu、Fe等成矿元素以及Cl、CO2、S等矿化剂。表明成矿流体与富碱斑岩分异有关。
对矿石中的金属矿物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S、Pb同位素进行测试,证明了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富碱斑岩岩浆在成矿过程中,不仅为含矿流体的上升提供了动力和热能,而且还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
通过对该区成矿模式的研究,认为万硐山、红泥塘矿段深部和炭窑-马头湾-南大坪一带具有寻找金多金属矿的良好潜力,能成为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地段。
|
|
|
|
1 |
宋焕斌,何明勤;滇西北衙金矿床的二次成矿作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
2 |
马德云,高振敏,杨世瑜,韩润生;北衙金矿区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3年02期 |
3 |
肖骑彬,蔡新平,徐兴旺;云南北衙表生金矿形成与保存探讨[J];矿床地质;2003年04期 |
4 |
徐兴旺,蔡新平,肖骑彬,梁光河,张宝林,王杰;滇西北衙地区热水岩溶作用及其伴生的地质灾害[J];地球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
5 |
崔银亮,晏建国,陈贤胜;滇西北衙金矿床找矿标志和找矿模式研究[J];黄金;2003年07期 |
6 |
晏建国,崔银亮,陈贤胜;云南省北衙金矿床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J];地质与勘探;2003年01期 |
7 |
张学书;滇西北衙红土型金矿特征及其找矿前景[J];岩土工程界;1998年03期 |
8 |
王顺英;北衙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浅析[J];云南地质;2003年03期 |
9 |
甫为民,胡朝平;鹤庆北衙富碱斑岩侵入体的岩石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J];云南地质;1994年01期 |
10 |
崔银亮,陈贤胜,晏建国;北衙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J];矿物学报;2001年04期 |
11 |
刘建云;北衙万硐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黄金;2003年09期 |
12 |
徐受民;莫宣学;曾普胜;张文洪;赵海滨;赵寒冬;;滇西北衙富碱斑岩的特征及成因[J];现代地质;2006年04期 |
13 |
刘建云;北衙金矿区煌斑岩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J];黄金;2004年04期 |
14 |
张学书;滇西碱性斑岩成矿带北衙红土型金矿特征及其找矿意义[J];云南地质;1998年02期 |
15 |
马德云,韩润生;北衙金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靶区优选[J];地质与勘探;2001年02期 |
16 |
郭远生;曾普胜;杨伟光;张文洪;;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s1期 |
17 |
任治禨,罗荣生,李连举,赵重顺,李志群;云南北衙红土型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中国地质;2001年08期 |
18 |
李晓勇;地电提取测量法在北衙寻找隐伏矿的可行性[J];云南地质;2002年01期 |
19 |
董国胜;云南鹤庆县发生5.0级地震[J];地震研究;1987年04期 |
20 |
张涛;;北衙隧道溶洞处理技术[J];科技资讯;2009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