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影像处理方法及其在矿山遥感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近年来,遥感技术发展迅猛,并在全国性大规模调查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受地域局部气候的影响,多云,多雨雪地区光学影像的采集能力严重制约了工作项目的进程。因此,研究SAR影像的处理技术,弥补目前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实现精确、高效的处理,为SAR影像在遥感调查工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SAR影像边缘提取、几何精校正、噪声滤波、多源数据融合等方法研究,并选取了四川红格矿区的TerraSAR-X影像,对其在矿山遥感调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通过对比多种SAR影像边缘提取算法,本文对Canny边缘提取算子进行了改进,并最终提出基于“Canny算法——形态学滤波——骨架提取”流程的SAR影像特征地物边缘提取模型,有效地平衡了SAR影像干涉噪声与边缘信息之间的矛盾,为几何校正中控制点的精确选取打下了基础。
在分析现有SAR影像几何精校正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特征地物边缘提取——RPC模型正射校正——透视收缩区控制点加密”的SAR影像几何精校正方案,有效地克服了SAR影像控制点选取困难,校正后影像透视收缩区域“拉花”现象严重和叠掩区残留畸变大的缺点。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校正方法的影像处理结果,整体精度有较大的提高。
建立了基于邻域模型和迭代滤波的Gamma MAP去噪方法和SAR影像前后坡亮度差异的抑制技术,并展开了多源数据的融合方法研究,实现了对SAR影像的增强,有效地提高了SAR影像的地物可识别能力。
在以上理论、方法研究的支持下,本文采用TerraSAR-X影像对四川红格矿区进行了矿山遥感调查试验,几何定位精度达到3.68m,地物识别精度达到95.04%,效果显著,且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
1 |
方全兴;广西南宁市邕江古河道遥感调查成果在生产建设中应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J];国土资源遥感;1990年04期 |
2 |
董宇阳;;太原市遥感调查解说词[J];遥感信息;1990年03期 |
3 |
刘兴汉;;“三北”防护林东北平原农田林网区典型县——《土地资源的遥感调查研究与评价》通过鉴定[J];遥感信息;1990年03期 |
4 |
叶年山;;江苏省大中城市绿化航空遥感调查[J];遥感信息;1990年03期 |
5 |
陈良;;国外城市遥感调查工作(上)[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3年02期 |
6 |
陈良;;国外城市遥感调查工作(下)[J];国外地质勘探技术;1993年03期 |
7 |
张繁荣;承德县农业地质遥感调查研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J];国土资源遥感;1993年03期 |
8 |
杨则东,鹿献章;安徽境内长江岸带崩塌遥感调查[J];国土资源遥感;1998年03期 |
9 |
刘元新;;安西自然保护区进行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取得成效[J];中国生物圈保护区;1996年04期 |
10 |
任晓华,李劲峰,李军;湖北省土地利用状况遥感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11 |
杨永德,吴虹,郭建东,张银桥;漓江源及上游生态环境变化遥感调查[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2 |
宋鸣瑞;焦作市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与规划布局合理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9年S1期 |
13 |
杨则东,宫希成;安徽省南陵县古遗迹遥感调查[J];中国地质;1998年10期 |
14 |
王召海;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调查研究[J];遥感信息;1999年01期 |
15 |
张玉书,陈鹏狮,冯锐,张淑杰;辽宁省地表水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简介[J];气象科技;2003年05期 |
16 |
张立,吴健平;春秋时期吴国都城遗迹位置的遥感调查及预测[J];遥感学报;2005年05期 |
17 |
张定祥;李宪文;刘莉;;我国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与监测技术体系建设构想[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6年03期 |
18 |
高鹏翔;;河南省重要成矿带遥感调查与监测方案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4期 |
19 |
周山;;国土资源部航遥中心完成西沙群岛九个岛礁遥感调查[J];西部资源;2013年04期 |
20 |
吴健平,梅安新,程之牧,孙建中;上海市土地利用现状航空遥感调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