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十号线双井车站施工技术研究
【摘要】:
北京地铁十号线是沿三环的环线,先施工北三环黄庄站至东三环劲松站,在黄庄站与四号线相交。双井站位于东三环双井桥东侧、东三环与广渠路交叉路口处,呈南北走向。两端为三层明挖框架结构,中间为单层暗挖双连拱复合衬砌结构。车站主体全长181m,其中明挖段长118.2m,暗挖段长61.2m;明挖段宽18.9m,暗挖段宽19.3m;车站共设四个出入口、两个风亭。明挖段覆土埋深约2.8m,暗挖段覆土埋深14m左右。车站主体南、北两端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40S8,车站明挖段北端兼为区间盾构始发井。中部暗挖段采用中导洞+侧壁导坑法施工,最大开挖宽度20m,最大开挖高度9.64m。
双井站主体施工场西侧的东三环是该地区南北向交通主干道,主、辅路地面交通十分繁忙,施工中对地表沉降要求严格。路面地下管线有电力管沟、热力管沟、电信管、上水管、燃气管、污水管、长话管沟等,方向交错、深浅不一,对车站主体结构形式、施工安全有较大影响。车站处地层结构主要为杂填土、粉土、粉细砂、圆砾粉质粘土,桩基及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发生坑壁流砂、坍塌等现象。结构仰拱位于粉土层中,承压水水头高于结构底板,施工中易发生涌水、涌砂、底鼓等现象。
针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提出以下施工方案:在车站开挖轮廓外侧采用井点降水,并结合坑(洞)内辅助降排措施,尽可能实现无水作业条件;对于主体明挖南北基坑、1#、2#出入口及2#风道的明挖施工采取钻孔桩加钢支撑联合支护型式。对于主体暗挖段下穿广渠路,采用大管棚与小导管联合超前支护,注浆加固地层的方式,分部开挖控制沉降、确保施工安全。3#、4#出入口暗挖段地面埋深浅,上部管线多,采取小导管超前支护的工法。总体施工顺序的安排本着先施工围挡内后施工围挡外,先临时设施后主体结构,先主体后附属,先明挖后暗挖,先结构后建筑,先重点后一般,交叉和平行作业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的项目,进行监测设计。科学的管理是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的必要条件,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管理程序。对地表下沉监测数据和拱顶下沉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预测。根据这些结果验证了施工方案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