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战略与实证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持续推进,土地供需问题逐渐凸显,人地紧张矛盾日益突出,以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为代价的土地利用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正成为关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问题。
本文首先阐述了进行区域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背景、意义,认为土地资源是自然、经济、社会构成的复合体,应把握土地利用中的全局性纲领,将研究土地资源利用与区域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空间结构布局的关系等重大方针问题作为区域土地利用决策的基础。其次,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认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土地资源利用问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林、矿等学科研究中,已发展成为环境、生态、城市等众多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特点,使得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综合规划以全面分析为主导的理论方法,应以挖掘事物发展联系、解决土地利用冲突为特点来研究解决策略。按照这一思路,本文综合环境资源经济学、区域地理学、土地规划学、城市规划学、系统控制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观点,系统归纳了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体系。
本文还按照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驻马店市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修为依托,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取由区域系统到土地资源、由历史到现状、由总体战略到分区利用的战略目标辨识程序,分析了驻马店市土地利用战略,明确了驻马店市土地利用中的核心冲突,即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土地利用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利用粗放、部分土地利用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分区和功能分区的方法,分析了区域发展战略对土地利用的需求,明确了驻马店市的土地利用限制;应用SWOT战略分析法,制定了驻马店市城乡土地利用战略,提出了城乡用地布局方案;依据产业结构特点,构建了驻马店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影响关系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驻马店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六种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并通过确定土地利用敏感因子,提出了土地空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