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天然菱铁矿与人造菱铁矿除砷性能研究

李媛  
【摘要】: 我国高砷地下水分布广泛,经济、高效的饮用水除砷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天然菱铁矿和实验室制备的人造菱铁矿进行了砷的吸附研究。研究了吸附反应时间、初始浓度、砷形态、温度、pH值、共存阴离子等对吸附砷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除砷机理。 结果表明,25 oС时天然菱铁矿对砷的吸附平衡时间为72.0 h,极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速率方程(相关系数R20.99)。45 oС时,天然菱铁矿对As(III)和As(V)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84和0.70 mg·g-1。各温度下,天然菱铁矿对砷的吸附均很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表明天然菱铁矿对砷的吸附过程主要为单分子层的吸附,物理吸附为主,且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pH对As(III)的吸附有一定影响,但不显著,而对As(V)的吸附无明显影响。硅酸盐与磷酸盐对天然菱铁矿吸附砷具有抑制作用。 人造菱铁矿对砷的吸附平衡时间仅为3.0 h,远低于天然菱铁矿。45 oС时,对As(III)和As(V)的最大吸附量分别可达到14.47和30.77 mg·g-1,远大于天然菱铁矿。人造菱铁矿对As(III)的吸附符合Lagergren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45 oС时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As(III)的吸附特性,而在25 oС和35 oС下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模拟的相关性更好。较低温度下(15和25 oС)人造菱铁矿对As(V)的吸附更加适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而温度稍高时(35和45 oС)Freundlich模型更好地模拟吸附过程。该材料对砷的吸附反应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反应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砷的吸附。人造菱铁矿吸附As(III)和As(V)的适宜pH范围均较大,为3.0-10.0。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硅酸盐等竞争离子的存在对As(III)去除的没有显著影响,而各竞争离子对As(V)去除的影响强度的相对大小为:SiO32-PO43-NO3-SO42-。背景电解质(NaCl)的存在对人造菱铁矿去除As(III)和As(V)均无抑制作用。人造菱铁矿去除砷的过程中,形成了水合羟基Fe矿物如水铁矿和针铁矿,以上矿物与砷的共沉降及吸附作用是人造菱铁矿的主要除砷机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绳武;;对西秦岭泥盆系菱铁矿成因类型的认识及找矿意见[J];西北地质;1979年03期
2 冯志文,王思源,黄永珂,余恒翁,胡呼炎;鲁中“淄河式”层控铁矿床岩相特征及形成机理[J];地球化学;1983年02期
3 季绍新;层状菱铁矿的定量成因分类[J];资源调查与环境;1993年04期
4 王永基;;菱铁矿床与接触交代铁矿床的可能联系——以我国南方石炭纪铁矿床为例[J];地质与勘探;1979年01期
5 余恒翁;陈伯如;胡仁健;;山东淄河式铁矿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质论评;1980年03期
6 杨志;山东淄河菱(褐)铁矿同位素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J];矿产与地质;1981年02期
7 魏富有;泸沽地区铁矿成因探讨[J];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01期
8 ;加客硫铁矿床中菱铁矿的分离试验[J];西北地质;1974年05期
9 戎秋涛;翁焕新;;山东淄河铁矿矿床成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1981年04期
10 冯本智 ,卢民杰;滇西惠民前寒武纪铁矿床的形成条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2年02期
11 蔡根才;黄铁矿、菱铁矿、白云石在不同气氛下热行为的研究——Q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Ⅶ)[J];矿物学报;1989年04期
12 ;陕西柞水某铁、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J];西北地质;1977年01期
13 ;新疆库姆塔格菱铁矿床成矿地质特征[J];西北地质;1977年03期
14 陈恳;詹海东;;接龙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现代矿业;2011年02期
15 陈国玺;钙-镁-铁-锰系列碳酸盐矿物及不同成因菱铁矿、镁菱铁矿差热曲线特征[J];矿物学报;1981年02期
16 黄韬;黄选仁;;新平鲁奎山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J];云南地质;1984年02期
17 项仁杰;;海底热液成因的钨矿化和表生大气—热液成因的菱铁矿矿化[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3年02期
18 潘永信,朱日祥,平爵云;空气环境菱铁矿分解氧化过程的穆斯堡尔效应研究[J];科学通报;1999年08期
19 董贞环,黄恒铨;砂岩、粉砂岩中的菱铁矿胶结特征[J];矿物岩石;1980年02期
20 蒙钖龙;杨积琴;戎昆方;;贵州水城观音山地区早石炭世晚期岩相古地理及其与菱铁矿关系的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万忠;马英强;Mahamadou A Traore;卢冀伟;李丽匣;;东鞍山烧结厂含菱铁矿浮选中矿中性焙烧—浮选试验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冀秀荣;李丽匣;纪振明;Mahamadou A Traore;卢冀伟;印万忠;;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中菱铁矿中矿的焙烧磁选试验[A];2009年金属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加工利用和节能减排技术及设备学术研讨与技术成果推广交流暨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烑秀;赵西西;郑重;潘永信;;菱铁矿的磁性研究与应用[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陈小华;;梅山铁矿床菱铁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A];第四届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工作交流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明宝;印万忠;韩跃新;;菱铁矿选矿研究现状及其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粉体工程及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6 郑福生;董凌燕;陈登福;张洪彪;徐楚韶;;低品位复杂难选菱铁矿氧化焙烧热力学及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冶金反应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陈强;黎国进;;大宝山菱铁矿焙烧——磨矿磁选小型试验[A];冀晋琼粤川鲁六省金属学会第十五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8 蒋涛;夏响华;任春;;油气化探指标与土壤介质中矿物成分相互关系的试验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9 卢冀伟;Mahamadou A Traore;印万忠;冀秀荣;;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分步浮选菱铁矿中矿的焙烧磁选试验研究[A];2009中国选矿技术高峰论坛暨设备展示会论文[C];2009年
10 陈雯;李吉利;唐鑫;严小虎;;大西沟低品位、微细粒难处理菱褐铁矿选矿技术研究及工业实践[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报告与分会场特邀报告)[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志力;菱铁矿热解动力学及其多级循环流态化磁化焙烧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柏少军;高磷硫菱铁矿选冶联合新技术及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琼;铁氧化菌的耐砷性能及除砷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黄伟英;铁矿石催化过氧化氢—过硫酸钠去除地下水中三氯乙烯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曲晓飞;磁铁矿、菱铁矿和四方纤铁矿的合成及其生物矿化意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杨金林;铁帽矿石的锌铁分离与回收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7 张明;东鞍山含碳酸盐铁矿石浮选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曲希玉;CO_2流体—砂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在CO_2气储层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汉泉;大冶铁矿难选氧化铁矿多级循环流态化磁化焙烧工艺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赵欣梅;基于烃类微渗漏理论的高光谱遥感油气异常探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天然菱铁矿与人造菱铁矿除砷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刘欣;高岭土/菱铁矿杂化材料制备及除砷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3 任燕;人造菱铁矿造粒条件及其除砷性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段宇;高温高压法合成菱铁矿及其除砷除氟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杨斌;菱铁矿与赤铁矿分选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何威;菱铁矿磁化焙烧—磁选基础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刘丹;载铁陶瓷颗粒材料的制备、表征及除砷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张力;菱铁矿快速磁化焙烧半工业化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王鸣涛;MIEX-DOC~(?)离子交换树脂的饮用水除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张广伟;含砷硫铁矿及制酸烧渣除砷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钢集团;大西沟菱铁矿选矿技术实现突破[N];陕西日报;2009年
2 周成全;大西沟菱铁矿选矿技术实现突破[N];商洛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杨宏辉;朗盛“水年”活动展示除砷技术[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王景春;郑州启动水体除砷重大专项[N];中国化工报;2010年
5 朱必义 夏明放;唤醒千年沉睡资源[N];新疆日报(汉);2009年
6 记者 马波;云南阳宗海除砷全球招标获积极回应[N];科技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杨登贵;投资3000万装备“利器”[N];宁夏日报;2009年
8 记者 刘睿 王剑;镇安金岭金矿项目开工建设[N];商洛日报;2008年
9 张珊;柞水重大项目建设提速经济发展[N];商洛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晓岩;新材料与膜技术担当重任[N];中国化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