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

石敏  
【摘要】: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调速范围极宽等优点,在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暖通空调、风力发电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获得丰硕成果。与此同时,永磁体材料和电力电子器件的突破性发展,交流传动技术和PMSM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使得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和实践应用日趋完善,由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控制系统将越来越广泛。本文首先介绍永磁同步电机的发展概括及结构特点,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国内外弱磁控制的研究,由矢量变换理论出发,构建永磁同步电机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结合空间矢量脉冲宽度(SVPWM)调制技术,为全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矢量控制理论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的几种控制策略:id=0控制、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MTPA)、单位功率因数控制、弱磁控制,最大输出功率控制和最大转矩电压比控制(MTPV),并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原理及电机运行弱磁区域的全过程。然后,提出基于id负向电流补偿和基于最大转矩电压比的两种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方案,并提出基于模糊推理的平滑过渡策略,实现电机运行从区域1(恒转矩区)到区域2(恒功率区),区域2到区域3(深度弱磁区)的平滑过渡。同时,还考虑电机参数对弱磁能力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负载测试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在上述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然后,通过d SPACE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进行仿真实验;最后,通过模拟实验室的地铁永磁牵引系统实验平台进行验证性试验。得出的结果都表明提出方案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海云;;同步电机的调频同步启动[J];中国设备工程;2007年04期
2 许峻峰;张朝阳;冯江华;王志民;伍理勋;郭淑英;;电动公交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实验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08年06期
3 ;贝加莱隆重推出8LT系列三相同步电机[J];自动化仪表;2008年07期
4 ;贝加莱推出8LT系列三相同步电机[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8年07期
5 薛薇;郭彦岭;陈增强;;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分析及其电路实现[J];物理学报;2009年12期
6 李岩;;对《降低同步电机总装下线率》成果的评价[J];中国质量;2009年11期
7 唐丽婵;齐亮;;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装备机械;2011年01期
8 岳明;;永磁同步电机的快速启动方案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4期
9 董磊;马文忠;胡慧慧;;同步电机并网发电实验装置的开发[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年04期
10 陆华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介绍[J];电机技术;2012年06期
11 葛荣杰;;高压同步电机改造[J];中氮肥;1986年05期
12 刘友成,杨雍惠;全国中型同步电机技术讨论会推出我国第一份《中型同步发电机技术条件》[J];电工技术杂志;1990年03期
13 刘友成 ,杨雍惠;全国中型同步电机技术讨论会如期召开——提出了我国中型同步发电机技术条件[J];大电机技术;1990年02期
14 申;;甘当家电维修的好后勤——石龙电器厂愿为各地维修部提供鸿运扇同步电机[J];家用电器科技;1990年06期
15 梁远光;;消除微型可逆同步电机失控方法[J];电工技术;1995年08期
16 倪安华;变速同步电机的原理简介[J];华东电力;1997年09期
17 吴凤娇;王卫玉;商玉娟;刘晨晨;门成尧;;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模型及其控制器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3年12期
18 马宏忠,胡虔生,方瑞明;同步电机瞬变参数的测量[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0年02期
19 丁坚勇,陈允平,张承学;同步电机状态空间连续模型参数直接辨识法[J];湖北电力;2000年03期
20 周文生,曾志军;提高同步电机安全运行周期的技术改进[J];河南化工;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星;叶云岳;范承志;;复合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A];2006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贤兴;霍群海;;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滑模变结构控制仿真[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张瑜;路尚书;李崇坚;赵晓坦;李凡;段巍;安虹;雷鸣;;三电平同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介绍[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瑜;路尚书;李崇坚;赵晓坦;李凡;段巍;安虹;雷鸣;;三电平同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系统介绍[A];2008全国第十三届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本振;柴凤;程树康;;径向和切向结构永磁同步电机的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尹忠刚;钟彦儒;张瑞峰;曹钰;;永磁同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新颖控制策略综述[A];第三届数控机床与自动化技术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7 孙永海;刘建明;高建民;;一起同步电机不能拖动负载的故障探讨[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机械电气卷)[C];2012年
8 王丽梅;;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硬件设计[A];西南汽车信息:2011年上半年合刊[C];2011年
9 龙晓军;于双和;杨振强;杜佳璐;;基于自抗扰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调速方法[A];2011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分册)[C];2011年
10 朱洪成;谢宝昌;;独立变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A];第十八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静;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邱鑫;电动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唐校;基于60°坐标系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高效率直接转矩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陈星;车用机电复合传动系统机电耦合非线性振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曹海川;电感集成式高速无槽永磁同步电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史婷娜;低速大转矩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系统[D];天津大学;2009年
7 王松;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及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严欣平;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设计与控制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江善林;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损耗分析与温度场计算[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张辉;永磁同步电机变频驱动鲁棒控制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彦岭;永磁同步电机的混沌控制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2 曾文涛;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严沛权;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洪杰;基于DSP的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系统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5 陶泽昊;基于磁通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速度跟踪控制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田永新;车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焦山旺;具有容错能力的永磁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8 成传柏;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模糊PI弱磁算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9 石敏;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10 张仕聪;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平面欠驱动2R机械臂的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永法;F2TP永磁同步电机掀起节能革命[N];中国纺织报;2007年
2 罗晖;尤尼康欲领航国产高端变频器市场[N];科技日报;2008年
3 世淮;变频器发展趋势浅析[N];中国电力报;2006年
4 杨雄飞;轧机高效传动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